圖 ?本刊記者 ?大食 ?文 ?本刊記者 孟依依
編輯 ?方迎忠 鄭潔 ?[email protected]
頭圖:余長江每天都會運送生活用品給岳父岳母,,航線必經(jīng)潰堤處
?
我第一次見到余長江的時候,,是和村民一起坐船到被洪水淹沒的長豐村去接人。
余長江膚色黝黑,,抽著煙坐在船頭。船行到一幢黃磚裸露的房子前停下,,他從船頭登上窗沿,,又跳到屋內(nèi)階梯上。他說前幾天看到自己屋子里有人影,。
水緩慢退下,,最高峰時,水位沒過院子大門頂
幾個村莊之間流傳著毛賊出沒的消息,,說趁主人不在,,有人劃船在水上偷財物,好幾家的空調(diào)室外機已經(jīng)失竊,。不少村民甚至因此從安置點回到水上來,,看守自家財物,。
余長江到屋里轉(zhuǎn)了一圈,那是他還沒建好的房子——這里到處能看到這樣的黃磚房,,外出務(wù)工的村民沒有足夠多的錢一次性造好房,,于是攢多少投多少,往往造五六年才能住上,。
自從端午節(jié)回家之后,,余長江便因為連日的暴雨沒有離開。對于長豐村以及附近村子的人來說,,端午是個僅次于春節(jié)的家人團聚的重要節(jié)日,。外出務(wù)工的村民,尤其是青壯年,,都會回家來參加熱鬧的龍舟賽,。
龍舟賽五月初五和十三各有一回,這段時間年輕人都在家,。余長江十多歲就開始賽龍舟,,即使后來常年外出務(wù)工,也經(jīng)?;貋?,今年也是如此。
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龍舟賽沒有舉行,,鄰村的龍舟落了灰,這里的龍舟成了早期運送物資和接送村民的交通工具,。
一個外出務(wù)工的同鄉(xiāng)群在洪水后發(fā)起捐款,,一共13600元,悉數(shù)交到余長江手里,,他買了一艘藍色的塑料船和一顆馬達作為村里的公船,,那幾天溢價嚴(yán)重,花掉4500元,。
洪水之后,,余長江和岳父岳母住在一起,他們的房子一樓漲滿了水,,沿著樓梯下去停了一艘塑料小船,,樓梯像是一個小型碼頭。外出通行則需要靠一架從二樓陽臺伸下來的梯子,,一端綁在欄桿上,,一端懸空。
余長江岳父岳母家的房子最近半年才裝修好,,一樓大門口還貼著“前程似錦”的橫批
救援隊來過一次,,鎮(zhèn)長也勸過幾次,,但余長江的岳父岳母不愿意搬去安置點。岳父五年前因為中風(fēng)右邊身子癱瘓,,至今起居無法自理,,只能靠岳母照料。而安置點在鎮(zhèn)上的中學(xué),,十幾人住一間宿舍,,兩個老人無人照應(yīng),怕影響別人,。
7月19日開始下雨,,“我不怕?!痹滥刚f,,“我只要有飯吃有水喝就可以,要是沒有我女婿在家就不行,?!庇谑怯嚅L江負責(zé)給家里運送生活用品,買菜,、去荻溪村取水點打水(每桶水重50斤),、取救援物資等。
余長江從船上搬運物資上岳父母家
和很多青壯年一樣,,余長江常年在外打工,,工地上的泥水工300塊錢一天,做一天算一天,。他在家的時間太長了,,工地的工作已經(jīng)辭了。
他陷入一種進退維谷的狀態(tài)——留在家里沒有收入,;一旦出門不能再返回,,通往鎮(zhèn)上的橋頭有人把守,只進不出,。而等到洪水退去,,找新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余長江已經(jīng)50歲了,。
余長江岳父岳母家的一樓被淹,樓梯被泡成“碼頭”
一樓的廚房已經(jīng)完全泡在水中,,只能搬上二樓陽臺做飯
余長江岳母在給岳父換褲子
由于斷電,,冰箱只能儲物
余長江環(huán)顧四周受災(zāi)的村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