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這位一輩子躬耕田野,、夢想著“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的老人走了,。
?
2004年,我剛?cè)胄胁痪?,是海南日報社駐三亞記者站的記者,。得知袁老在三亞荔枝溝的師部農(nóng)場進行水稻實驗后,我認為是個好機會,,準備前往拍攝這位早在小學課本上見過的偶像,。
做好準備工作,我騎著摩托車,,趕到十多公里外的荔枝溝,,但吃了閉門羹——工作人員擔心打擾袁老,婉拒了采訪,。其實被拒也在意料之中,,但我沒有放棄,先去和在院外工作的助手們聊天,、套近乎,,取得他們的信任。第二天,,征得同意后,,在答應不打擾袁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我進入了大院,,放下相機,,觀察大家的工作和生活。
▲袁老在三亞與同行交流
▲袁老在三亞研究水稻
幾天下來,,院子里的人們,,包括袁老對我的報道要求基本同意,,只是在拍攝時,明顯對鏡頭還有所戒備,。那時,,我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叫物理距離,什么是心理距離,。盡管拍攝對象就在眼前,,但是他對你的鏡頭是排斥的,說明你和他“靠得還不夠近”——但無論如何,,這總算是一個好的開始,。那幾天,我騎著摩托車,,和袁老一起去幾十公里外的田獨鎮(zhèn)看水稻,、陪他去三亞灣游泳……他和我也熟悉了,最終放下戒備,,甚至一見面就拍著我的肩膀說,,“這位小記者又來拍照片了,哈哈,!”
就這樣,,我拍下了這一組珍貴的照片。
瘦小的身子,、高高的顴骨,、背微駝、小平頭,、古銅色的臉龐爬上了些許老人斑……從外貌上看,,袁老和其他老人相比,并沒有特別之處,?;卮笤豪铮謧儑谝黄鹣孪笃?,袁老也在旁邊觀戰(zhàn),,著急起來就不顧“觀棋不語”的古訓,動手幫人挪棋子,,用湖南話與對手爭辯,,辯著辯著,不時發(fā)出爽朗的笑聲,。
▲袁老在圍觀別人下棋
袁老身上沒有一點“大人物”的架子,。他這樣調(diào)侃自己,“人的身上,最值錢的東西,,是腦袋里的知識,!我這么個糟老頭子,才1米69,,60公斤重,骨頭賣了都值不了幾個錢,?!?/p>
3月30日,院里的人忙著掛條幅,、放鞭炮,,慶祝袁老獲得2004年度世界糧食獎。袁老發(fā)現(xiàn)地上有個未燃的鞭炮,,他彎下腰,,用煙頭悄悄點上。炮聲響起,,走在后面的助手們嚇了一大跳,,他像看好戲一樣哈哈大笑,“孩子王”本色暴露無遺,。
▲袁老去點未爆的鞭炮
“小伙子,,我可是主攻手哦!”排球場上,,袁老沖著我說,。他對自己的球技很自信,結果開局不小心把球砸在同隊隊友的后腦勺上,,引來全場哄笑,。袁老像做錯事的孩子一樣,臉上滿是歉意,,向隊友再三道歉,,結果沒忍住,自己也笑了起來,。
▲與助手們打排球是袁老在三亞生活的一部分,,他對自己的球技充滿自信
袁老喜歡球類運動,對棋類也興趣濃厚,,但他最驕傲的是游泳,。從1968年起,袁老幾乎每年冬天都會到海南南繁基地從事雜交水稻研究,。而每次回到三亞,,他都會抽空去海里暢游。助手向我悄悄透露,“游泳打球不算什么,,袁老騎摩托車那才叫厲害,,前后買過17輛摩托?!?/p>
▲忙里得閑的袁老和家人在三亞灣享受天倫之樂
▲每次回到三亞,,袁老都會抽空去海里暢游
我眼中的袁老,沒有一點神秘,,他真實的性情,,讓我感受到了特有的親和魅力。我與袁老的接觸,,不過短短幾天,。但在當時,作為一個剛出道的“小記者”,,能夠得到他的支持,,拍攝這樣一組照片,給了我巨大的信心,,支撐著我在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中堅定地走下去,。
“謝謝袁老,請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