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上海國際賽車場看比賽? 圖 / 受訪者提供
2019年4月12日,,F(xiàn)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將自1950年開辦以來的第1000場比賽,,安排在了上海。這年的F1中國站,,第一次缺少了費爾南多·阿隆索——他在前一年退役,。此前,阿隆索連續(xù)15年參賽F1中國站,。而在這場頗具紀念性的分站賽中,,七冠王劉易斯·漢密爾頓在上海國際賽車場取得他職業(yè)生涯的第75勝。
此后,,困于新冠疫情,,F(xiàn)1中國站連停三年。對于F1解說石一瑛而言,,三年前她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與巨幅海報的合影,,變成了一種珍貴的回憶,。在她的身后,是漢密爾頓,、維特爾和博塔斯的大肖像,。而今,上海車手周冠宇與博塔斯成為了隊友,。
和周冠宇一樣,,上海姑娘石一瑛與F1的淵源起于2004年。那一年,,F(xiàn)1中國大獎賽落戶上海,,是第一個在中國舉辦的“世界三大體育賽事”——另外兩個是奧運會與世界杯。6歲的周冠宇在上海國際賽車場第一次看到F1現(xiàn)場,,兩年后,,他開始在上海一家卡丁車俱樂部練習卡丁車,并在2008年接受了上海車手馬青驊的啟蒙指導(dǎo),。后者是周冠宇之前最接近F1的中國車手,。
石一瑛則開始在電視中看到F1。上海五星體育是中國最早轉(zhuǎn)播F1的頻道,,用石一瑛的話來說,,那就是五星體育轉(zhuǎn)播什么看什么。每周末看完比賽,,周一她就在學校里與同學還有年輕的班主任討論得熱火朝天,。
2006年,上海再度上演“紅藍大戰(zhàn)”,,上海地鐵在那個周末推出“舒馬赫專列”和“阿隆索專列”,。石一瑛見證了這場傳奇的比賽。比賽過半,,第26圈,,舒馬赫在名為“紅河彎”的上海國際賽車場第一彎超過阿隆索。之后,,舒馬赫在“舒馬赫看臺”前超越費斯切拉,,拿到了自己職業(yè)生涯的最后一勝。
F1中國站連續(xù)舉辦了16年,,年年虧損,。盡管有關(guān)方面對近十年F1中國站的虧損金額守口如瓶,但從公開信息來看,,僅到2015年,,F(xiàn)1中國站的虧損已經(jīng)超過50億元。
縱使如此,中國大獎賽推廣方上海久事集團仍然三度與F1續(xù)約,。最近一次續(xù)約誕生于2021年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久事體育與F1管理公司簽訂新協(xié)議:F1中國大獎賽將繼續(xù)落戶上海至2025年,。
久事集團是上海國際賽車場的建造者,、所有者,F(xiàn)1電視轉(zhuǎn)播權(quán)的中國購買者,,也是周冠宇最重要的支持方,。
一定程度上,久事的選擇折射了上海的選擇,。多年來,,久事集團、滬上媒體以及中國賽組委會代表上海各方發(fā)聲,,認為舉辦F1中國站的比賽,,是上海乃至中國的國際名片,是體現(xiàn)城市軟實力的重要載體,。每一場F1直播可以帶來超過5億的全球觀眾,,“世界上更多的人認識了中國,認識了上海,。”五星體育說,。而根據(jù)組委會公布的數(shù)據(jù),,在承辦F1賽事的頭七年里,賽事為上海創(chuàng)造了超過100億的直接或間接收益,,直接受益者則是中國的酒店和旅游業(yè),。
而到了2022年,周冠宇加入F1的第一年,,由于版權(quán)談判仍有未盡事宜,,國內(nèi)目前只有上海五星體育和廣東綜藝頻道(粵語)會直播本賽季的F1正賽和練習賽。
石一瑛曾是五星體育的F1解說,,2019年轉(zhuǎn)任央視的賽事解說嘉賓,,與沙桐搭檔解說F1。她是罕見的女性F1解說,,也是國內(nèi)最受好評的F1解說之一,。一位資深車迷評價:“去年(2021年)最后一戰(zhàn)有爭議,當時石一瑛的解說是最到位的:在合適的時候說合適的話,,恰當?shù)乇磉_情感和立場,。”
2011年,石一瑛從復(fù)旦大學新聞學院畢業(yè),,開始供職于《F1速報》,,成為中國第一位持F1年證進入圍場報道的記者。那兩年,,她每年奔波于十多個國家,,成為當時F1圍場內(nèi)唯一的中國記者。
2022年3月,,石一瑛完成冬奧報道任務(wù)后,,從北京返滬,之后被封控在家兩個多月,。這段時間里,,周冠宇參加了五場跌宕起伏的比賽,中國車迷都在等待更多的F1轉(zhuǎn)播渠道能夠落地中國,。
近期,,《南方人物周刊》與石一瑛聊了聊她對中國賽車運動的觀察與理解,以下是對話全文:
?
F1需要一位中國車手
?
南方人物周刊:你怎么看待周冠宇成為首位F1中國車手對中國賽車運動的意義,?
石一瑛:周冠宇是一個F1車手——這句話的意思是,,他拿到了全球最好的20個位置。他也是這個賽季唯一的新人車手,,能夠與“七冠王”漢密爾頓,、四屆世界冠軍維特爾、兩屆世界冠軍阿隆索同場競技,。
討論一項運動在國內(nèi)的發(fā)展,,我覺得主要是看大眾參與度、賽事關(guān)注度和變現(xiàn)能力,。大眾參與度對賽車這個項目來說是很難真正評估的,,因為賽車在全球都還是太小眾了。你在馬路上隨便抓一個人,,可能都能踢兩腳球,,但不能隨便抓一個都能開卡丁車吧。
但對于賽事關(guān)注度和變現(xiàn)能力,,周冠宇的出現(xiàn)是提升賽車運動在中國發(fā)展的契機,。他第一場比賽表現(xiàn)很好,有機會讓更多中國觀眾變成泛賽車運動愛好者,,然后再變成真正的車迷,。當車迷達到一定體量的時候——比如200萬車迷,其中可能有20萬人想體驗一下卡丁車,,然后20萬人里可能有兩萬人想成為業(yè)余車手——慢慢地,,就有可能出一個F2甚至F1車手,。但現(xiàn)在我們沒有這樣的銜接。
其實F1在2004年剛來中國時,,突然之間就有兩千萬人關(guān)注這個比賽,,但這兩千萬人可能只看中國站的比賽,只有極少數(shù)成為車迷,,可能最后也就兩千人想嘗試這個運動,。有了中國車手就不一樣了,如果這位中國車手能在F1立足,、登上領(lǐng)獎臺,,中國觀眾會隨著他關(guān)注每一站的比賽,逐漸關(guān)注,、喜愛這項運動,。
中國選手對任何體育項目在中國的發(fā)展都有巨大的推動,就好像NBA沒有姚明,,也不可能曾經(jīng)在中國達到這么高的關(guān)注度,,而李娜則是帶動了整個網(wǎng)球運動在中國的關(guān)注度。
?
南方人物周刊:你對解說周冠宇的F1比賽有什么設(shè)想么?
石一瑛:我和沙桐老師在周冠宇第一場比賽時也有討論,,解說要在多大程度上關(guān)注這位中國車手,。沙老師的意見是音畫同步,專注于畫面信息,。但如果畫面不在周冠宇身上,,可周冠宇正在超車或者有其他變化,你可以說出來,,作為畫面的補充信息,。
?
南方人物周刊:你引用過1980年代完全重建F1商業(yè)模式的伯尼·埃克萊斯頓的斷言——“F1需要一位黑人車手,,一位女性車手和一位中國車手?!爆F(xiàn)在F1已經(jīng)有首位黑人車手了,,距離“八冠王”僅差一圈的漢密爾頓,也有了首位中國車手周冠宇,。對F1來說,,擁有一位中國車手,是否有可能真正打開中國市場,?
石一瑛:從某種程度上說,,F(xiàn)1是全球最大的廣告平臺,售賣的是這項賽事的價值:最高精尖的賽車,,極速與激情,;最具觀賞性的賽事,,時速200km/h的輪對輪;頂級超跑品牌和“高帥富”的車手們,,是體育明星,,也是時尚寵兒。這其中,,最為經(jīng)典的莫過于F1,、法拉利和舒馬赫的相互成就。
但2009至2020年,,F(xiàn)1經(jīng)歷了12個賽季的單隊統(tǒng)治,,比賽被指“無聊”,車迷意興闌珊,,這動搖了F1商業(yè)模式的核心,。2017年,世界六大傳媒集團之一的自由媒體集團(Liberty Media)收購F1后,,開啟了對F1的改造——主要圍繞如何呈現(xiàn)更精彩的比賽和故事,。這種改造包括了Netflix(美國奈飛公司)推出紀錄片;后半程事故必出安全車重新洗牌也成為了賽事日常,;2021賽季也如愿至最后一站的最后一圈才決出年度世界冠軍,,24歲的荷蘭車手維斯塔潘戰(zhàn)勝了幾乎摸到自己第八座世界冠軍獎杯的“當代車王”漢密爾頓。到了今年,,全新技術(shù)規(guī)則的指向則讓各支車隊的賽車差距更小,,跟車更容易、進而能為比賽帶來更多纏斗,。
有了觀賞性作為保障,,F(xiàn)1和F1車隊,就可以大膽地挖掘全球市場的潛力,。以中國市場為例,,對于任何想要“出海”的品牌而言,,全年去20個國家最核心的城市舉辦周末大秀的賽事,,由F1車隊和車手“背書”,確實具備助其在海外市場打出知名度的誘惑力,。
某種程度上,,F(xiàn)1所有的努力都在于吸引全球各個品牌的認同——“F1(車隊)贊助商”是一張金字招牌。
很明顯,,受益于周冠宇,,F(xiàn)1官方今年在中國頗有收獲。就在3月,,聯(lián)想宣布從本賽季起成為F1官方贊助商,,這是F1第二高級別的贊助商,,僅次于其八大全球合作伙伴(Global Partner)。
?
南方人物周刊:周冠宇也為阿爾法·羅密歐車隊帶來了3000萬歐元的贊助,,阿爾法車隊是否有可能像姚明在休斯頓火箭那樣,,成為中國車迷的“主隊”?
石一瑛:可能的,,并且能夠比火箭隊獲利更大,。休斯頓火箭雖然在幫助NBA開拓中國市場的過程中做出了最大努力,但當時NBA在中國市場的所有收益,,是由30支NBA球隊均分,。
而F1的商業(yè)模式?jīng)Q定了,一旦阿爾法·羅密歐F1車隊如愿成為中國車迷的“主隊”,,就能夠吸引到大量的中國品牌贊助,,有實現(xiàn)“贏者通吃”的可能性。最極端的情況是,,一家品牌可以每年斥數(shù)千萬美元巨資成為F1官方的全球合作伙伴,,同時贊助阿爾法·羅密歐F1車隊和中國車手周冠宇。
阿爾法·羅密歐這個過往略顯小眾的意大利品牌,,也有望借由周冠宇極大地提升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進而反哺其全球市場。
2018年中國站前采訪? 圖 / 受訪者提供
賽車運動的發(fā)展戰(zhàn)線很長
?
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你開始進F1圍場做報道,,你當時怎么向外國記者描述中國的賽車運動,?
石一瑛:對外國記者來說,他們每年來中國站,,了解上海和中國,,會覺得城市發(fā)展很快。最簡單的例子就是2004年他們?nèi)ベ愜噲鲆獜娜嗣駨V場坐接駁巴士過去,,過了幾年有地鐵了,,方便很多。
但你和他們聊中國賽車的變化是很難的,。坦率地說,,2011年的中國賽車運動與今天沒有本質(zhì)上的差異。真的要說差異,,應(yīng)該是從2004年談起。2004年F1引入中國,,之后經(jīng)歷了一些起伏,。比如2006年舒馬赫來中國站,他剛在前一站宣布賽季結(jié)束要退役,,所以票賣得特別好,,2007,、2008年全球賽事熱度比較高,中國站的形勢也很好,。但其實從2008年底開始,,F(xiàn)1本身經(jīng)歷了比較低谷的時期,中國的賽車運動,,包括中國站的收視率在08-11年都不太好,。當時我就覺得中國賽車的發(fā)展不是一兩年的事情,哪怕我們現(xiàn)在有了第一個F1中國車手,,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整個賽車運動的發(fā)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都說英國是賽車運動的故鄉(xiāng),,1950年第一場F1大獎賽就在英國舉辦,。但在1950年之前,英國已經(jīng)有很多民間的比賽,,然后才有的F1,,再有七十多年的積累。中國這幾年也有CTCC(中國汽車場地職業(yè)聯(lián)賽)這樣的國內(nèi)賽事,,也有國內(nèi)的汽車廠商參與,,都是一步步向好。賽車是個高度商業(yè)化的項目,,單個車手的發(fā)展成本太高,,家長的支持在初期是最重要的。
我覺得賽車運動的發(fā)展,,戰(zhàn)線確實比較長,,2011到2022年,中國的賽車運動還是在平緩地發(fā)展中,。
?
南方人物周刊:做圍場記者時候,,你印象最深的比賽是哪一場?
石一瑛:2012年在巴西的收官戰(zhàn),。我當時去過最遠的地方也是巴西,,我去辦巴西簽證時,巴西領(lǐng)館的人都懵了,,說不知道會有人要辦以采訪為目的的商務(wù)簽證,,說是辦旅游簽證的人都很少。我當時也驚了,,巴西商務(wù)簽證居然只要170塊,。
那一年阿隆索和維特爾打到了最后一站,要在收官戰(zhàn)分勝負,。我到圣保羅的時候艷陽高照,,但是大家都說正賽一定會下雨,。
我和法拉利的馬薩關(guān)系比較好,他媽媽就跟我說,,一定會下雨,,你相信我。然后真的,,到了周六晚上還是晴空,,但是周日一下就變成陰天。
我因為有年證,,賽前半小時上起步線,,可以看到車手把車停到停車格,然后出來做最后的準備,。我在賽前看到阿隆索和維特爾,,其實能感覺到他們都很緊張。最后,,在那場比賽中,,維特爾起步撞車落到隊尾,最后一路追到第六,,阿隆索雖是第二,,卻在總積分上落后了維特爾3分。
我們經(jīng)常會討論,,覺得F1好像有劇本,,但競技體育,其實就是劇本也不敢這么寫,。
?
南方人物周刊:為什么現(xiàn)在的F1車手那么多有錢人家的孩子,?F1車手萊科寧也說過,對年輕人來說,,通往F1的道路比20年前要困難得多,。
石一瑛:這是一個變化。其實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那批車手——從1979到1987年的——如果小時候能在歐洲展現(xiàn)出足夠的天賦,,就會有人來買你“潛力股”,,阿隆索也好、萊科寧也好,,都是這樣,。他們都是小時候卡丁車開得非常好,通過自己的能力被車隊發(fā)現(xiàn),,有的車手還會給車隊老板的兒子做技師掙點錢,。那一代車手你看家境都不是太富,甚至還有很一般的,漢密爾頓的父親要打三份工支持他練車,,維特爾的父親就是個木匠。
到了他們十二三歲參加青訓(xùn)營,,特別有潛力的孩子就可能被簽下,,之后F3、F2,、F1一路都有人負擔了,。
但是現(xiàn)在這條路就很難。全球的“90后”車手,,很多家庭條件都非常富有,。像斯托爾,他爸爸最早是法拉利在加拿大的經(jīng)銷商,,然后投資了Michael Kors(邁克高仕,,為奢侈品品牌),20年收購了阿斯頓馬??;加拿大SOFINA集團則是拉提菲他爸爸旗下的公司,Lavazza咖啡是SOFINA的子品牌,,也是拉提菲在F1的贊助商,;還有尼基塔·馬澤平,俄羅斯億萬富翁之子,。
有這么多有錢的爸爸在這里,,普通孩子用舊輪胎、馬力更小的車,,有錢孩子能用新輪胎,、馬力更大的車,那普通孩子就很難贏了,,要走出來會更難,。
?
F1是人類最快速度的比賽
?
南方人物周刊:說說20年前,你為什么會被F1吸引,?
石一瑛:上海臺一直有轉(zhuǎn)播F1,,可能上海市民對F1也就更熱情一些。當時也沒那么多綜藝可以看,,能選擇的就是電視劇和比賽,,我爸喜歡看足球,所以我也跟著看體育比賽,。
小時候看F1,,就是覺得很新鮮,從來沒看過這么高精尖的比賽。我記得剛開始看排位賽,,兩個車隊兩個車手,,兩輛車一圈下來可以就差千分之二秒,我覺得這個真的很神奇,、很精彩,。
?
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你第一次去看F1現(xiàn)場,那場比賽留給你的印象是什么,?
石一瑛:那年中國站前一站,,舒馬赫宣布了要在2006年賽季后退役。他和阿隆索積分一直咬在一起,。那年中國站是倒數(shù)第三站,,真是一票難求。
那場比賽可能符合我對體育比賽的一切想象,,不僅比賽本身非常精彩,,而且現(xiàn)場氣氛真的太熱烈了,歡呼啊尖叫啊還有哭泣,。我當時在圍場內(nèi),,能看到頒獎前的情況,印象最深就是阿隆索情緒崩潰了,。因為這場比賽后,,舒馬赫在年度總冠軍的爭奪中其實是領(lǐng)先的。
還有一個印象是,,那時候去國際賽車場真的很不容易,,感覺是長途跋涉,車迷圈都說去一趟賽場,,得緩一個月,。
?
南方人物周刊:為什么畢業(yè)后會去做體育記者,復(fù)旦新聞學院很少有學生這么選擇,。
石一瑛:新聞學院課業(yè)壓力沒有那么大,,從高三切換到大一,其實會覺得很閑,,想找點事情做,。我就想進大學了,是不是要嘗試自己養(yǎng)活自己,。正好有人給我介紹了工作,,給體壇網(wǎng)編譯F1的報道。那時候國內(nèi)沒有一手報道,,大量都是編譯稿,,我覺得就很輕松啊,每個月在寢室練練英文,看看自己喜歡的比賽信息,,就有兩三千塊了,。過了一年到了奧運會,我又寫了很多體育報道,。后來體壇網(wǎng)的賽車編輯就找到我,,問我愿不愿意給《體壇周報》寫稿子,我就從大二開始給報紙寫稿,。
我到現(xiàn)在都非常懷念那段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又可以掙錢,。對一個大學生來說,一個月賺五六千,,真的太舒服了,,那真是人生中有錢有閑的時候。
到了大三我也試過去公司實習,,但對我來說實在太痛苦,,我接受不了我進公司的時候外面還是有太陽的、出來時天已經(jīng)黑了,。另一方面,,就是在公司里做螺絲釘,覺得沒有成就感,。但做記者,、編輯,做解說,,我覺得能在這個過程中學到東西,,有所收獲。
?
南方人物周刊:你說過一名好解說能夠更精準地描述一項運動,。你會怎么樣描述F1?
石一瑛:代表著人類造車最高技術(shù),、人類在陸地上最快速度的比賽。以前用自然吸氣引擎,,馬力非常大的時候,,經(jīng)常搞賽車和飛機的比賽。經(jīng)常是賽車在起步加速階段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