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行( 1928-2022)中國香港,,插畫師
?
?
香港著名插畫師姜云行1928年在山東出生,,畢業(yè)于上海美術(shù)專科學(xué)校,,上世紀(jì)50年代初,,他到香港從事繪畫工作,以“云君”為筆名,,給《大公報》《明報》《武俠與歷史》等刊物提供插畫,。
姜云行的創(chuàng)作盛年期在20世紀(jì)50到70年代——金庸小說最初在報紙連載時,就由姜云行配插畫,。他的這個名字,,畫迷們認(rèn)為典出“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有金庸小說里出場次數(shù)不多但武功人品不低的高手風(fēng)范,。
70年代,金庸封筆,。姜云行亦移居海外,。金庸本人2018年10月去世。金庸葬禮,,人在美國的姜云行送去白花悼念,。2022年6月,姜云行去世,,金庸迷說,,到現(xiàn)在,想到金庸的小說,,就想到姜云行的插畫,。
姜云行一生低調(diào),不露面,,不受訪,關(guān)于他的資料極少,,我們只能通過他的插畫來認(rèn)識他,,其中最知名的是他與金庸合作的六部小說:《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連城訣》《鹿鼎記》。1957-1959年《射雕》連載時,姜云行共為小說畫了862幅插畫,。1972年,,金庸修訂《射雕》,姜云行又畫了313幅,。
另一位常給金庸小說配插畫的王司馬,,善山水,畫面多留白,、潑墨,,喜畫男女戀愛、喝酒,。而姜云行精于工筆,,筆力渾厚,偏好將敘事重心放在圖案上方,,好畫打斗場面,,有壓迫感。金庸寫武俠有江南文脈積淀,,武功常與古代文獻典籍有淵源,,一招一式寫得扎實。姜云行的畫也畫得扎實,。
《射雕英雄傳》中郭靖黃蓉與裘千仞搏斗九死一生后逃往南方,,姜云行畫出了郭靖手、腿的使力勁道,,郭靖前方有一大塊山石聳立,,他雙臂振起,背著黃蓉奮力躍向大石,。
《碧血劍》里曙光初現(xiàn)時,,何鐵手在屋頂與袁承志相斗。姜云行畫中的何鐵手一雙怒目,,身體凌空,,一手持劍,另一袖口露出鐵鉤,,衣袖翻飛,,正體現(xiàn)了那鐵手“運用之際靈動非凡,宛如活手一般”,。
《倚天屠龍記》第二章,,和尚覺遠(yuǎn)將郭襄與張君寶裝在鐵桶內(nèi),連轉(zhuǎn)七八個圈子,,將鐵桶有如流星錘一般揮灑,,達摩堂眾弟子紛紛躲閃。姜云行畫中高高仰起的鐵桶、在桶邊緣快要掉出來的少女,,顯出戰(zhàn)況激烈,,十分精彩。
在香港武俠片,、TVB武俠劇出現(xiàn)之前,,武俠小說天馬行空的打斗、腥風(fēng)血雨的江湖,,在姜云行的一幅幅插畫里被具象化,。
去年,內(nèi)地有出版社專門出了厚厚一冊《金庸武俠插畫圖集》,,署名姜云行,、王司馬,紀(jì)念二人的插畫,。連載和修訂版配圖加在一起,,姜云行繪制的金庸小說插圖超過一萬幅。金庸曾夸,,姜云行筆下的男子“或沖逸不羈,、或狷狂恣意、或恭肅鄙野”,,女子“身影裊娜,,長發(fā)如云,人物表情衣飾精工完備”,,至于花鳥山石,,則“氣韻流暢”。
金庸之外,,姜云行也曾為梁羽生,、臥龍生、古龍等武俠小說大家畫插圖,??此麨樾l(wèi)斯理系列畫的插圖,線條更粗更硬,,傳播度較高的是《湖水》的一幅,,一位打電話的男子粉面油頭,背后是另一人的陰影,,看得出西方速寫影響,。
6月22日,從外媒傳來消息,,姜云行在美國舊金山去世,,享年9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