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明(劉2),,1970年代末生于山東小城,現(xiàn)居浙江湖州,。2000年到北京,,從地下通道輾轉(zhuǎn)至各獨立音樂酒吧駐場演出。發(fā)行的音樂專輯有《劉2的把戲》(2005),、《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2009),、《大地迷藏》(2013)、《新編好了歌》(2016),、《沉默相伴》(2020)等,。2022年錄制全新專輯《流浪者之歌》。2023年,,小說與散文集《大席宴》由理想國發(fā)行,。(南方人物周刊記者姜曉明/圖)
相關(guān)報道詳見《劉2的清醒與劉東明們的困局》
2023年春,《我們民謠》熱播,,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又被拋在面前:什么是民謠,?
在試圖為民謠專題尋找切入點時,“新民謠”,、“城市流行民謠”,、“方言民謠”這些概念進入我的視線。樂評人邱大立給的回答是:民謠貼標(biāo)簽意義不大——沒有一個人可以對民謠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在他看來,,民謠應(yīng)該是言之有物的,如果關(guān)乎個人情感,,也應(yīng)有與眾不同的思考和表達方式,。
“民謠最根本的兩點,一是彈唱,,一是敘事,。很多所謂的民謠歌手缺少敘事,歌詞脫離生活,,劉東明還是不一樣的,。”邱大立和另一位樂評人陳郁都提到了俗稱“劉2”的劉東明,。
的確,,在明朗而詩意的詞句下,劉東明會用平實而略顯隱晦的方式書寫站街女,、農(nóng)民,、被驅(qū)趕的異鄉(xiāng)人,,種種所謂“邊緣人群”的日常生活。擁有這樣的觀察角度,,他并非唯一,但做到“好聽”和“有味道”的結(jié)合,,并不簡單,。過去的三年,很多音樂人陷入停滯,、焦灼,,劉東明也有過強烈的情緒,但整頓好這些情緒,,他依然把筆墨觸及水泥地上的野草,、為口腹和尊嚴與人理論的阿姨、不顧一切也要踏上歸鄉(xiāng)之路的年輕人,。讀他的小說散文集《大席宴》,,我常常感到一種不動聲色的驚心動魄。其實歌里也有這樣的意味,,不論是聽者發(fā)揮自由想象,,或是悟到了一些歌詞的指向。
對很多聽歌的人,,劉東明凸顯陌生并不奇怪,。如果沒有趕上2000年河酒吧之后的那一撥民謠歌者——那時他們的音樂甚至還未被命名為“民謠”,沒有在零星的演出里接觸到劉東明自己錄制的demo,,和別人為他錄的現(xiàn)場錄音,,難免與他錯過。后面他自己錄的幾張專輯,,雖有獲獎,,在市場層面也未激起多少水花。
邱大立指出,,由于買唱片的人日益稀少,,一位獨立民謠歌手一張專輯的實體唱片銷量很難突破1000張,大部分可能徘徊在300-500張之間,。當(dāng)下,,如果不和大公司簽約,也沒有機會(或拒絕)上綜藝,,進而獲得音樂節(jié)和演出的變現(xiàn),,沉寂幾乎是注定的命運。
聽上去好像是又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懷才不遇的故事,。怎么才能讓作品更有效地抵達受眾,?這不只是劉2和獨立音樂界,,更是所有創(chuàng)作領(lǐng)域都要面臨的問題。劉2還有老友們吆喝,,那些在水面之下的素人,,怎么辦?
還有,,我們認為的一些能夠穿越時空,、具有永恒性的作品,能擊中00后,、10后,,甚至讓他們買單嗎?
“不一定(不會)耶,?!币昂⒆拥鸟R雪松說起,最近在安吉的音樂節(jié)上,,他遇到兩個19歲的女孩,,“問她們喜歡聽野孩子什么歌?說是《生活在地下》,。這是我那個年代聽的呀,,和我的生活有連接。所以我相信,,能感受到的(人)一定能感受到,。”
我想起幾天前,,劉東明去南昌做新書宣傳遇到的一位女讀者,。
“你可能不記得了,黑鐵就在師大旁邊,。當(dāng)時連坐的地方都沒有,,一人一瓶啤酒,我把自己喝得暈暈的,。窗外是火車轟隆隆的聲音,,和著舞臺上的重音,嘿,,這不得來一首,?”
2010年這位女士在南昌的livehouse黑鐵,第一次聽到了劉東明創(chuàng)作的《西北偏北》,?;秀遍g,一個記憶深處的人,,就這樣來到現(xiàn)實世界,。她陷入回憶和眼前重疊的微醺里,,也喚起劉東明的過往?!拔矣浀玫摹?。他回應(yīng)道。
劉東明的好朋友巫婆告訴我,,她在南京某個嘈雜的公共空間接受我電話采訪,,旁邊一個小姑娘,全程聽到她講述劉2,,立馬“種草”,打算去搜他的音樂,。
有人說,,民歌是一條河流,那民謠可能就是河流上坐船或劃船的人,。我想,,只要有一絲微瀾,劉2們也會撐著篙,,不停地劃向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