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0日,,北大學(xué)子吳謝宇經(jīng)過事先預(yù)謀,,在家中殺死自己的母親;其后謊稱母親陪同自己出國學(xué)習(xí),,騙取親友144萬元,,逃亡期間嫖娼、揮霍,;為逃避偵查,,購買了十余張身份證件藏匿身份。逃亡三年后,,吳謝宇被警方抓獲,。此案引發(fā)了極大的社會關(guān)注。
2021年8月,,吳謝宇因故意殺人罪,、詐騙罪和買賣身份證件罪,一審被判死刑,。庭審時,,我曾作為心理專家與《南方都市報》記者連線分析該案。2023年5月19日,,該案二審開庭審理,,并擇期宣判。5月30日,,二審公開宣判,,法院駁回吳謝宇上訴,維持原判,。
吳謝宇(資料圖/圖)
近日,,《南方周末》發(fā)表了題為《弒母者吳謝宇的心理檔案》的長文,記者通過吳謝宇自述材料,、其母親的日記和書信,,以及證人證言,、判決書及對其親友同學(xué)等的采訪,嘗試從心理角度拼接出其復(fù)雜的作案動機,。
透過這份詳細的心理檔案,,我從一名心理咨詢師的視角,嘗試對吳謝宇進行一次初步的心理側(cè)寫,。
雖然考上了北大,,但吳謝宇卻是一個自卑者。這是理解吳謝宇心理世界的一條主線,。他小時候脖子上長了一種“很臟很難看”的東西,,“我幼兒園時最深的記憶,就是因為我脖子上長的這東西而被嘲笑,、疏遠,、看不起?!庇啄陞侵x宇的自我意識就定格成了“難看的,、被人看不起的吳謝宇”,他因此產(chǎn)生了自卑感,。
心理學(xué)家阿德勒認為,,最早的童年記憶會影響我們的人生基調(diào)。自卑感一直伴隨著吳謝宇,,并且與很多人一樣,,他試圖通過超越別人去彌補自卑感。但是,,尋求相較于他人的優(yōu)越感是對自卑感的過度補償,而且這種過度補償并不能消除痛苦,。
多名同學(xué)均稱吳謝宇性格外向,,鄰居說在北京的餐館吃飯,吳謝宇很快就跟服務(wù)員聊上了,。他人眼中的“外向”其實是吳謝宇對自卑感的過度補償,。他在逃亡期間多次嫖娼,根據(jù)一名性工作者的證言,,她感覺吳謝宇與其發(fā)生性關(guān)系時,,享受的并不是性,而是“那種征服的感覺”,,這也是對自卑感的過度補償,。母親因父親去世很難過,一審開庭時吳謝宇卻說,,“她只是有些悲傷,,我媽媽的一切表現(xiàn)都是完全正常的。”他“內(nèi)心最深處最根本最強烈的動機”,,是為了告訴大家“我媽媽是全世界最好的媽媽,、最好的老師”,“我媽媽是絕不能被怪罪的,,一丁點都絕不行的,!”這同樣也是對自卑感的過度補償。吳謝宇大學(xué)三年,,學(xué)習(xí)成績在全班排名第二,,在北大同學(xué)眼中,他是一個“學(xué)霸”,。這也是一種對自卑感的過度補償,。
日本知名心理學(xué)家加藤諦三在《慣性自卑》一書講到如何修正自我傷害的心靈習(xí)慣,嚴重的自卑感致使“追求優(yōu)越”優(yōu)先于“做喜歡的事”,,面對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依然還會自卑。所以,,吳謝宇對自己大學(xué)時的成績很不滿意,,畢竟沒得第一名。通過自主招生的加分,,他考上了北大經(jīng)濟學(xué)院,,但卻認為“高考考砸,我對自己極度失望,,我覺得我輸?shù)袅舜松畲蟮膽?zhàn)役”,,因為沒能去更著名的北大光華管理學(xué)院。
一直自卑的吳謝宇極力補償,,但是內(nèi)心卻異??斩础W员案惺窃谛睦沓砷L過程中沒能建立自我的結(jié)果,。因為急于優(yōu)越于他人,,沒能踏踏實實地成長??梢哉f,,吳謝宇是沒有自我的。
“同學(xué)羨慕老師喜歡爸媽為我驕傲,,我用這第一名就足以對爸爸媽媽有意義……足以掩蓋我其他問題,。”父親死后,,“我期中考試考了第一名,,但沒用了——我考多少第一名都沒用了,。”他開導(dǎo)悲傷的母親的方式,,是更加努力地學(xué)習(xí),,通過好成績讓母親開心。吳謝宇的價值感建立在他人身上,,他內(nèi)心空空如同“行尸走肉”,。
福州第一中學(xué),吳謝宇在這里讀高中(資料圖/圖)
于是,,沒有自我的吳謝宇通過小說和電影的虛構(gòu)世界去填充自己,。他用“楊過和小龍女”去形容父母感情“非常好”,用“黛玉葬花”去形容自己砸掉存有大量黃片的電腦,。他無法接受父親病逝,,用奇幻電影去理解父親去了另一個世界?!拔易龅拿恳患虑槎际橇⒖虖男≌f和電影中找到一個人,。”
同時,,自卑者在自責(zé)中也隱藏著攻擊性和敵意,,很多有嚴重自卑感的人,最終會選擇自殺,。沒能見到父親最后一面,,吳謝宇陷入深深的自責(zé),認為是自己害得父親“死不瞑目”,。父親死后,,吳謝宇盡一切所能想使母親快樂,但“不管說什么我都怕惹媽媽傷心”,。他再次感到自責(zé),。
最終,沒有自我的敵意自卑者吳謝宇深陷于自己用幻想構(gòu)建的非真實世界里,。這個陰暗的世界里沒有愛,吳謝宇既無法愛自己,,更沒有能量給予母親愛,。他用幻想中毀滅自己的方式,先毀滅了母親,。在殺害母親的瞬間,,鮮血的紅色和血腥味讓吳謝宇感受到了恐懼。這是當下真實的情感,,一直陷于幻想世界的吳謝宇被拉回到了真實世界,。他不想自殺了,。
我曾干預(yù)過的一例自殺危機個案在危機解除后跟我說,他想溺水自殺,,試了幾次都沒有沉下去,,然后他突然感覺到了水的冰冷。冰冷的感覺是真實世界的感受,,將他從非真實的扭曲世界中拉了回來,,他不想自殺了。后來,,他完全回到了真實的世界,。
2023年5月19日,市民從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電子公告牌旁經(jīng)過,。當日,,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了上訴人吳謝宇故意殺人、詐騙,、買賣身份證件案(視覺中國/圖)
吳謝宇誤認為親友對病中的父親見死不救,,于是騙取親友144萬元,這是他在繼續(xù)釋放自己的敵意,。他選擇了逃亡,,在逃亡期間嫖娼、揮霍,。有一名性工作者表示,,感覺吳謝宇有暴力傾向。
吳謝宇的悲劇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家庭教育的悲劇,。吳謝宇也曾想過向外界求救,遺憾的是,,在掙扎之后他還是縮回到自己扭曲的世界里,。
那么,如何幫助慣性自卑者走出自卑呢,?
結(jié)合多年的心理學(xué)研究與心理咨詢經(jīng)驗,、個人的心理成長經(jīng)歷與哲學(xué)上的儲備,我提出了“愛的三步曲”理論,。慣性自卑者往往活在過去,,活在過去的心理創(chuàng)傷中,被困在了愛的第一步:在缺愛的同時不停地向外界索取愛,。吳謝宇向父親索取愛,,父親病逝后,向外索取的路就斷了,;他繼續(xù)向母親索取愛,,希望母親通過快樂起來給予自己肯定,,但他依然求而不得。這一步在心理學(xué)上可以稱為“情感的奴隸”,,在哲學(xué)上可以稱為“他人即地獄”,。
愛的第二步則是在痛定思痛之后,意識到向外索取是走不通的,,然后回頭,,向內(nèi)求,慢慢建立內(nèi)在的價值體系去愛自己,。在這一階段,,可以嘗試去接納真實的自己,在真實的世界里活在此時此刻,,認可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給自己帶來的進步,。
同時,回顧自己過去不被接納的經(jīng)歷,,可以將思維從“他們不接納我,,是因為我不好”轉(zhuǎn)換成“他們不接納我,可能是他們有問題或者他們?nèi)狈鄣哪芰Α?。他們不接納自己,,不妨自己去接納自己,自己去愛自己,。此時,,慣性自卑者從自卑走向了自愛?!赌惝斚聒B飛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韋斯特弗,,小時候曾被父親虐待,她通過自學(xué)上了大學(xué)之后,,在心理學(xué)的課堂上,,她意識到自己的父親可能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那一刻,,她知道父親不接納她,,不是她的問題,而是父親有問題,。
王國維先生的人生三境界也可以用來理解從愛的第一步到第二步的轉(zhuǎn)變,。第一重境界的“望盡天涯路”和第二重境界的“為伊消得人憔悴”都是向外索求,第三重境界則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從眾里尋他到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久久等待你的,,從來都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在愛的第二步逐漸建立自我之后,,我們還可以放下自我去愛他人,在愛的第三步去給予他人愛的力量,。此時,,我們已成長為自己生活的主人。
每個人在童年時期都難免會感到不同程度的自卑,,但我們可以選擇通過自愛,,最終成長為自己生活的主人,完成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