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地 (寂地/圖)
寂地又開始打扮了。2023年她的新作《不屬于我的城市》發(fā)布,,出版社為她安排了十幾個城市的巡簽,活動照片上那個長發(fā)垂順,、眼妝完整的女子,一下叫人認(rèn)不出來——2018年,,她來廣州參加漫友的活動,,一身沖鋒衣,個子不高,,精瘦,,像是剛爬完雪山一樣,曬得黝黑,,細(xì)碎的短發(fā)隨意耷著,,怯生生地笑。
后來別人才知道,,五年前的那時候,,她正開始經(jīng)歷一段漫長的掙扎沮喪。第一部作品《My Way》橫空出世賣了上百萬冊時,,她還是西南民族大學(xué)美術(shù)系的學(xué)生,,在網(wǎng)絡(luò)方興未艾的2004年,讀者與作者的聯(lián)系遠(yuǎn)不及如今緊密,,人們不知道她來自四川樂山,,不了解她悲慘的身世,甚至無暇打聽她的長相和本名,,只記住了這一擲地有聲的代稱,;漫畫圈內(nèi),她同樣炙手可熱,,憑此獲得第一屆金龍獎最佳繪本漫畫獎,,被同行心悅誠服地視為“繪本天后”。她仍記得,,那時去參加活動,,有禮儀小姐專門把她領(lǐng)到VIP位入座。
《My Way》系列本只打算畫四本,,但“以當(dāng)時的那種地位就是我做什么他們都出”,,最后她按部就班地畫到了《My Way 8》。那些年,,學(xué)生粉絲群體不斷成長,,逐漸流失,作者的狀態(tài)也隨著市場反應(yīng)走向低迷,,倦怠和瓶頸如影隨形,。
第七本與第八本之間,,她一改此前逐年一本的創(chuàng)作速度,擱置了好幾年,,攢著一股勁做了許多調(diào)整和嘗試,,“我有一段時間回頭看自己以前的一些作品,,覺得怎么那么平庸,?那么幼稚?我只要更努力,,把故事做得更復(fù)雜,,畫得更有技巧,一定可以再做出更暢銷的書,?!痹竿c現(xiàn)實卻賭氣似的背道而馳,首印的5萬冊到合同差不多到期時才勉強(qiáng)賣完,,那時再去參加動漫圈的聚會,,她和新人一起被遺忘在角落,出來后默默地等著大巴,。
面對每況愈下的過氣現(xiàn)狀,,她先是習(xí)慣性地陷入自我懷疑,“是不是得去做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沒有被淘汰,、沒有在走下坡路,?生命就像一個借貸,你太早拿到了不屬于你的東西,,后面要用所有的時間去償還,,如果償還不上則會永遠(yuǎn)困惑自己到底哪里沒做對?!苯又鴽Q定負(fù)隅抵抗——就像之前恐高,,她便硬著頭皮去攀巖;超級害怕嗆水,,偏要去學(xué)潛水,,并如愿在第一天順利嗆水,“第二天還是成功地把面罩重新戴上,?!?/p>
她將自己這一系列行為歸結(jié)于“內(nèi)心沒有什么安全感”、“被脆弱的自尊無情撕扯”,,以及,,“變態(tài)”?!拔矣X得人就是要不停地去克服一些東西,,這樣很好玩,。”
2013年,,她從北京搬到大理,,日子簡單,無非畫畫,、做飯,,畫不出來了,就和先生,、也是她的經(jīng)紀(jì)人員員一起去徒步,,內(nèi)心祈禱創(chuàng)作如果也能像徒步一樣靠蠻力就好了。
過去五年她從未因工作出遠(yuǎn)門,,2023年5月簽售第一站北京臨行前十分緊張,,好幾次在夢里真實地看到一個人也沒有的現(xiàn)場。
回望這大起大落的20年,,她像是聽了一個苦澀的玩笑,,“很諷刺,年紀(jì)很小的時候就畫了自己的成名作,,還特別不要臉地叫‘我的路’這么宏大的主題,。但其實自己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清楚自己的路到底在哪里,也是在慢慢尋覓,。由于第一本書太成功,,我很多年都不知道它到底好在哪里,然后我用了20年終于成熟起來,,終于理解了當(dāng)時自己那種很真心,、很勇敢、簡單直率的創(chuàng)作,,那種作品的力量來自哪里,。之后又用了20年才終于做出一本再次令自己滿意的作品?!?/p>
新作可以看成是與過去徹底切斷后的成果,,“畫完《My Way 8》,2018年左右,,我終于接受我最早達(dá)成的成就已經(jīng)是頂峰,,之后可能只得走下坡路了。新書里有幾個故事是從之前我沒有認(rèn)真對待的龐大的靈感廢墟里挑選出來的,,也猶豫過很久它要不要叫《My Way 9》,,后來決定必須要放下以前所有的東西,要勇于去創(chuàng)作一個新的東西,,以一個新人的態(tài)度重新開始,?!?/p>
《不屬于我的城市》 (寂地/圖)
真正接受自己時,在什么地方都有歸屬感
這番切斷不僅僅是要舍棄頗具名氣的成績,,同時也要放下過往不斷鉆研,、努力提升的畫技,回到不會畫畫時的狀態(tài),?!爱嫷谝槐镜臅r候,我會的技巧非常少,,反而能很專注地形成一種風(fēng)格,。后面有很長時間自己把自己學(xué)廢了,。有時候可能草稿里的人很變形,,有一些扭曲的感覺,但其實它是來自當(dāng)時想表達(dá)的情緒,。后來畫技提升得很高,,會去把人畫正確,但是它就是會喪失最早的那種藝術(shù)的感覺,?!?/p>
因此她反復(fù)地去草稿里找那些奇奇怪怪的神韻,從以前無意識中做的一些美好的東西里找到方向,。
“我最希望自己能夠忘記知道的所有東西,,像一個不會畫的人,像第一次畫《My Way》那樣去畫這本書,?!?/p>
畫《My Way 1》的時候,寂地生活在她成長的成都,,“成都的天氣就是那種灰灰的調(diào)子,,畫面中那些尖尖的樓或者是那種層層疊疊的魔幻城市,是我想到小時候坐車去重慶時看到的景象,;畫到2,、3、4的時候,,我母親去世了,,那個時候我自己就比較抑郁,整體的風(fēng)格都變得很灰暗,;到畫第八本的時候,,我也對紙媒的消亡有一種深深的無奈和悲傷,同時找不到自己心里的那些記憶,,感覺創(chuàng)作的種子枯萎了,,這些也被畫在了作品里,,但是畫這本書(《不屬于我的城市》)的時候,我就覺得走出了自己以前的成就,,也走出了以前的低谷,,心情變得很開朗,顏色自然而然就變得比較明亮,?!?/p>
《渺小的我們》 (寂地/圖)
這本《不屬于我的城市》,讓寂地“回到《My Way 1》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就是我不再是過一個月要交稿的狀態(tài),,而是有一個故事在我心里橫沖直闖、把我憋得快病了,、我必須把它寫出來的狀態(tài),。”
“舊事已過”的那一刻,,寂地記得很清楚,,“有一天下著雨,我坐在出租車?yán)?,望著外面在下雨,,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以前的所有東西都已經(jīng)過去了,意識到以前做過的一切都與我無關(guān)了,,我自由了,,從現(xiàn)在開始我寫什么都可以。未來我要做的所有東西都是全新的——那么奇怪的一刻,?!?/p>
到家后她翻出卡殼了兩年多的一篇名為《渺小的我們》的故事,“就在我完全要放棄的時候,,心突然打開了,,我邊哭邊畫分鏡,用一個晚上就寫完了腳本,?!?/p>
這一次她再回到北京,也不再糾結(jié)書名里提到的“屬于”或不屬于,,“我走在地壇公園附近,,看著那些紅色的磚墻,走在北京的那些小巷子,,我就很有一種自然融入的感覺,,覺得很美很漂亮,和我走在蒼山步道里那種很自在的感覺是一樣的,,我覺得可能是我跟自己和解了,,我接受自己就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我接受別人怎么看我無所謂,我就是我自己,,這個時候所有的地方都有一種歸屬感,。”
她回憶起在北京的那幾年,,聽著現(xiàn)在已成名的樂隊在小酒吧里表演,,白天不用預(yù)約就能進(jìn)故宮,走累了就挑塊石頭坐下,,可放松到睡著,;晚上在長安街上跑來跑去,空無一人,;離開北京的時候還能跳入后海游泳……
“對北京的感覺真的就像是一個短暫交往過的戀人,,在特別單純的年紀(jì)就遇到了一段非常美的戀情。感謝很好的擁有,,感謝彼此在非常美好的年華相遇,。我去過巴黎好多次,,對巴黎非常熟悉,,都沒有找到那種流動的盛宴的感覺。但是北京就有,?!?/p>
《缺氧》 (寂地/圖)
這本書差一點要叫《不屬于我的城市,我深愛過你》,,后來她想,,“還是不要直接講出來,而是放到書里讓大家讀了后去體驗,。其實所謂的美好感情,,要傳達(dá)的并不是我在北京生活很美好,而是盡管那時候也經(jīng)歷了一些不好的東西,,但是這所有的經(jīng)歷都非常美妙,,應(yīng)該盡情地去擁抱那時候所有的一切的很積極的精神?!?/p>
《影子的告白》 (寂地/圖)
“很深很溫柔的力量”
積極樂觀是寂地的創(chuàng)作主軸,,她的讀者有時更多地不是視她為漫畫家,而是看成治愈心靈的藝術(shù)家,。她從小在單親環(huán)境艱難成長,,成績不好、父親刁難(遲遲不給學(xué)費(fèi),,于是她天天被老師罵),,在窘迫與自卑中度過了學(xué)生時期,。好不容易考上大學(xué),可以專心畫畫,,又在二十多歲遭遇母親意外離世,,之后她陷入長時間的絕望,獨自關(guān)在家,,沒日沒夜地畫,,必須伴隨著音樂,常常是樸樹的《平凡之路》,,或是《No Fear In My Heart》,,從這些歌里汲取力量;又或是循環(huán)播放《老友記》,,聽著“罐頭笑聲”,,心情會比較好受。
“我沒辦法在沒有聲音的屋子里呆著,,我會覺得那個空間很可怕,,要把我吞噬。但其實藝術(shù)創(chuàng)作這樣子是非常不好的,,很損傷你的創(chuàng)造力和專注力,。這個惡習(xí)直到我來了大理,十來年前才開始慢慢去掉,?!?/p>
憋久了就出趟遠(yuǎn)門,“我以前可大膽了,,一個人從西藏坐車到尼泊爾,,二十六七歲,大概就是失戀了之類,。當(dāng)時抑郁癥很嚴(yán)重,,非常喜歡三毛,那種很開闊的世界,,遠(yuǎn)方的感覺,。我后來就畫了一個人四處旅行,其實也有一點受到這些影響,?!?/p>
她連著幾年去尼泊爾徒步,有一次好友,、同為漫畫家的阿梗去尼泊爾度蜜月,,她也跟著。寂地在北京生活時,阿梗常叫她“小地兒”,,覺得她像個小孩,,“吃東西到處掉渣,馬馬虎虎,,吃得一嘴都是,,很好玩。她還有另外一個部分很像小孩,,就是不計后果,,勇往直前,說搬到大理,,就搬到大理了,,頭也不回?!?/p>
她曾與寂地合作10年,,改編寂地的小說,畫成繪本《踮腳張望》,,她被寂地的樂觀文筆打動,,“能夠如此積極陽光地去應(yīng)對生活當(dāng)中的傷痕,是一個何其堅強(qiáng)勇敢的女孩子,,我當(dāng)時就被她的這種性格吸引了,。”
主職是教師的阿梗在出了這個系列的繪本后,,經(jīng)常有學(xué)生來找她簽名,,她回憶,“喜歡《踮腳張望》的孩子,,多半是內(nèi)心世界比較豐富的孩子,都不善言辭,,他們過來,,要了個簽名,然后就捂著臉害羞地溜走了,?!?/p>
《左手的決定》 (寂地/圖)
寂地希望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能為他們帶去鼓勵和溫情,正如她從前看喜歡的澳大利亞華裔漫畫家陳志勇的作品時能感受到“很深很溫柔的力量”,?!拔曳浅P〉臅r候就在科幻雜志看到他的畫,他的故事有一種特別安靜和耐心的感覺,,以及時間流逝的溫柔感,。有一個故事畫的是一名亞洲留學(xué)生到他家去,他把那個留學(xué)生畫成像一片小葉子的形象,也不怎么講話,,總是默默地跟著他們家人去什么地方,。有一天小葉子突然離開了,沒有跟家里的人說再見,,但是后來他去打開小葉子住的那個柜子,,發(fā)現(xiàn)這個小葉子給他們種了好多花,寫著‘謝謝你們’,。他把這種人的內(nèi)向和感情描繪得特別豐富,,但是又很簡單,這是繪本最棒的形式,,很多東西你不用千言萬語去講,,用一個情節(jié)就能去感動別人?!?/p>
好朋友的年僅4歲的孩子,,看完寂地的新書后,雖然完全不懂文字內(nèi)容,,但對媽媽說,,這是一個好悲傷的故事?!八雀惺艿竭@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也從那些擁抱和色彩里感受到一種愛,慢慢地讓自己心里的一些東西舒展出來,?!?/p>
寂地感到寬慰,“小時候經(jīng)歷過很多太悲傷的事情,,用很長時間幻想能和我媽媽一起生活,,等到夢想實現(xiàn)后沒多久她就車禍去世了,那時我25歲,,又看到有一個高中生因為成績不好自殺了,。所以我這輩子可能都會保持悲觀的態(tài)度,但是行動上用最大的樂觀去做事情,。我媽媽特別熱愛生命,,我就很希望給大家鼓勵和鼓舞,不希望自己成長為一個很黑暗很負(fù)面的人,。我希望去化解生活中的悲傷,,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成長得積極正面一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