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承輝最近喜歡上與AI交互繪畫,,“我以為我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夢境,,然而我與AI創(chuàng)造了夢境中的夢境?!彼宰约旱挠彤?、攝影作品為藍本,用“文藝復興”,、“達芬奇”等交互詞引導AI,,得出了令他意想不到的新作品。
《蒙花布》 (郭承輝/圖)
郭承輝一貫熱衷于在藝術上嘗試不同的探索,。他畢業(yè)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但藝術創(chuàng)造囊括繪畫,、裝置、漆藝等多種類型,,在設計領域,,他是中國首位集郵票、錢幣,、彩票,、稅票等四種有價證券的設計于一身的設計師。
1980年代,,藝術和設計處于“分離狀態(tài)”,,堅持純藝術創(chuàng)作難以生存,郭承輝開始接觸商業(yè)設計,。21世紀初,,他想重返藝術創(chuàng)作,發(fā)現(xiàn)格局已經(jīng)變了,,“商業(yè)和藝術已經(jīng)無縫連接,,藝術極大地被商業(yè)所應用,商業(yè)也極大地促進了藝術的發(fā)展和傳播,?!彼械匠鲎咭蝗Φ倪x擇沒有耽誤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反而讓他對藝術和商業(yè)的理解更加通透,。
郭承輝喜愛畫樹,,他認為樹和人體是最有靈性的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方迎忠/圖)
“商業(yè)設計是有需求和對象的,它的重點在訴求對象本身,。藝術只有出發(fā)點,,來自于你自我的考量、自我的判斷和自我的要求,?!痹诠休x看來,藝術是面對自我,,商業(yè)設計是面對需求,,但如果將藝術應用到面向全國的產(chǎn)業(yè),也很有意義,。他把商業(yè)設計的重點放在郵票設計上,,“郵票的載體雖然小,但每一張都有豐富的文化外延,,是國家的名片,。”
郭承輝參與過許多重大歷史主題的郵票創(chuàng)作,,如《香港經(jīng)濟建設》《二十世紀回顧》《庚辰年》等,,在所有郵票作品中,,他最喜歡的一套是《木蘭從軍》。那時迪士尼的動畫電影《花木蘭》風靡世界,,郭承輝想用一套郵票彰顯花木蘭的中國底色,,他融合剪紙和皮影的表現(xiàn)方式來塑造木蘭的形象,又借用宋版刻書版式摘錄《木蘭辭》,,畫面古樸大方,。
郭承輝與AI交互創(chuàng)作作品《二分一PARTY》 (郭承輝/圖)
郵票設計是命題作業(yè),必須按照國家項目的規(guī)定創(chuàng)作,,界限明確,。盡管郭承輝盡可能地在方寸之中施展個性,但終究是“戴著鐐銬跳舞”,。他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率性自在,,不拘泥于風格、形式,、類型,,甚至不執(zhí)著于畫面的呈現(xiàn)?!八囆g不是要追求一張完美的畫,而是要通過藝術通往連接宇宙萬物的密道,?!?/p>
在郭承輝的畫作中,最重要的三個主題是人體,、樹和酒瓶,,他認為人體和樹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有靈性。酒瓶是酒的符號,,郭承輝覺得在人類所有的發(fā)明中,,酒是最神奇的,“它是物理屬性的產(chǎn)品,,但能作用于精神,,它穿越了物理和精神?!边@三個主題構成了他對世界的認識——靈性,、人性與物性。
《麗江古城》
他把人與人的關系總結為意識形態(tài),,把人與物的關系看得比人與人的關系大得多,,“比如我今天做一條魚,我對魚和火生氣,,這條魚可能會燒糊,,我不能對事物產(chǎn)生我的情緒或偏好,,因為物自有規(guī)律,我只能跟物平等,,或者我去靠近它,。”更高級的是物與物的關系,,而只有把自己回歸于物,,才能在這一層面上與物對話,由此抵達靈性,?!叭巳ノ锘倪^程,是在轉換,,轉換的美妙就叫靈性,,這是東方美學和詩意的境界?!?/p>
郭承輝會不自覺地去比較東西方的美學,。在他的藝術實踐中,東西方文化交流是重要的一部分,,這得益于他生長的環(huán)境,,“廣東的三個民系都有溝通世界的傳統(tǒng),這是廣東文化最重要的價值,?!?/p>
不做“呈現(xiàn)”的奴隸
南方人物周刊:你的繪畫風格多變,既有西方的油畫,,又有東方的水墨畫,,郵票《木蘭從軍》里融入了剪紙和皮影,近期還嘗試了與AI的交互繪畫,,你是在用多種方式去尋求創(chuàng)新,?
郭承輝:首先我認為風格是末端。藝術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藝術家的站位,,這是藝術的本質,是藝術家最重要的部分,,這部分是看不見的,,比如說藝術家的體系、哲學,、情誼,、思想、主題。第二部分才是呈現(xiàn),,呈現(xiàn)的部分是看得見的,。我比較看重的是看不見的部分,我時時問自己,,能不能往這個方向靠近,,能不能往那個方向靠近,但我認為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藝術對于一個個體生命來講,,可能也就是幾十年里能夠創(chuàng)造出什么。在我看來畫一張好的畫根本不重要,,什么叫好畫呢,?因為你在學習的過程中被告知這個是好的,你的同行都會認可是好的,。這其實是個坑,,你變成了呈現(xiàn)的奴隸。我想通過藝術找到一條密道,,我認為專業(yè)能夠讓人通往世界的密道,,這時候每一個專業(yè)人士幸福的原因是,通過密道,,不管哪個專業(yè),,都可以跟宇宙萬物產(chǎn)生連接。
《木蘭從軍》
南方人物周刊:在你看不見的那個部分,,你想要求索什么,?
郭承輝:我覺得藝術給了我勇氣,或者說獲得幸福的能力,,第一是熱情地擁抱未知,第二是喜悅地對抗孤獨,。繪畫顯而易見是最能對抗孤獨的,,因為繪畫是一個人的世界、一個人的戰(zhàn)爭,,是孤獨,,但也是喜悅的。孤獨帶給你平緩的精神狀態(tài),,不是像走梯子一樣,,走得越高越害怕,只是會迷茫,,因為你不知道重點在哪,。看不到目標,,就是未知,,你就作為修行者一樣,,不要想終點,你就往前走,。
南方人物周刊:你最近的AI交互繪畫,,像是在探索人類和科技的思維碰撞。
郭承輝:與AI交互繪畫時,,我用一張貓的畫作,,讓AI再創(chuàng)作了五六只貓,我想,,AI到底知不知道我畫的那個是貓,?它不知道,它也不需要知道,,但它還是可以跟我合作,,甚至合作畫出來的貓超出了我的預想,可能會讓我更喜歡,。它為什么可以做到這樣,?回到哲學的層面上回答,就是AI穿越了表象,。什么是本質,?本質是本來就存在的,只是我們能不能靠近它,,解構它,,如果說萬學之巔為藝術,萬物之底就是數(shù)學,,它能夠解構這個世界,。
香港回歸主題
南方人物周刊:你剛有講到呈現(xiàn)的奴隸,但當你要去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最終其實還是要呈現(xiàn)出一個作品的,,所以當你面對空白畫紙的時候,你的創(chuàng)作心路是怎樣的,?
郭承輝:其實我最興奮的時候就是面對空白的畫紙,,我創(chuàng)作的時候不預設,每一秒鐘空白畫紙都會在我的腦子里面瞬間綻放呈現(xiàn),,如果我的腦子像AI一樣有顯影的話,,可能我對著畫紙一個晚上,能完成一百個作品,,但是我最后還得找這個唯一,,像是我們剛才在談的本質。我刻意找嗎?好像很刻意,,但刻意就找不著,,我執(zhí)著于呈現(xiàn)的一瞬間,但轉過身,,我又覺得另一個瞬間更好,。那怎么辦?我自己覺得最好的畫面是怎么出現(xiàn)的呢,,就是我跟神仙做一次約會,。我要虔誠內(nèi)心,安靜等待,,它來,,那就是驚喜。它要是沒來,,就繼續(xù)等,,每一個念頭都讓它過去,終有一個會得到呈現(xiàn),,也許這個時候就叫作隨手拈來,。
溝通世界的廣東文化
南方人物周刊:你參與過一些重大歷史主題的郵品創(chuàng)作,有沒有印象深刻的故事,?
郭承輝:我印象最深的是1997年6月30日晚,,我包了一個酒吧,以慶賀生日為由把同事和朋友們聚在一起,,其實是慶賀香港回歸,。我的公司承包了整個香港回歸的郵品制作和運輸,我一直盯著郵品的運送,。那晚大雨滂沱,,但在各方保障下郵品最后順利抵達香港,在7月1日當天于內(nèi)地和香港一起舉行首發(fā),。
1997年7月1日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26年了,,黨的生日,香港回歸和我一個小小的設計師的經(jīng)歷,,疊加在一個酒吧里面,,每一年的這個時候,,我的腦子里都出現(xiàn)疊加的畫面,,感到有一種神圣的使命在驅動著我。
中國郵票年冊
南方人物周刊:您創(chuàng)作這套郵品的時候,,有沒有對香港的歷史進行回望和梳理,?
郭承輝:我一直覺得香港跟廣東是分不開的。我出生在新會,新會是江門地區(qū)的僑鄉(xiāng),,所有的親戚,、街坊、同學,,家里邊不是香港的,,就是澳門的。我們讀中學的時候,,改革開放剛剛開始,,晚自習前大家吃完飯洗完澡回教室,我們都能互相判斷出來,,你家是從香港拿回來的力士的某一款香皂,,你家是從澳門拿回來的力士的另一款香皂,因為我們都聞到過味道,,連小小的生活用品都來自香港和澳門,,這是我小時候的記憶。所以在我看來呢,,這兩個世界它是連接在一起的,,所以當它回歸,這種溝通和交流更加是無縫的,。
在我自己的香港經(jīng)歷里,,設計和藝術是兩個很重要的維度。1990年代末,,香港的設計師協(xié)會連接了亞洲和中國內(nèi)陸,,我參加了好多亞洲和世界的設計大賽,也獲了一些獎,。這種交流和平臺對于其他的省份和城市來講是不多的,,在家門口開門就面向國際,讓人感覺暢快,。
郭承輝在布置畫室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方迎忠/圖)
作為廣東人,,郭承輝對食物很講究,時常研發(fā)新菜品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方迎忠/圖)
南方人物周刊:以前雖然沒有“大灣區(qū)”的概念,,但是大灣區(qū)溝通的傳統(tǒng)是一直都在的,。
郭承輝:是的,廣東有三大民系,,廣府,、客家、潮汕,,彼此都不一樣,,甚至都不互通,,但是廣東的三個民系都有溝通世界的傳統(tǒng),這是廣東文化最重要的價值,,走出去的價值,,走回來的價值,世界內(nèi)外的連接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