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0日,,海南儋州國家橡膠樹育種中心生產性試驗區(qū),,黃華孫(右)帶領李維國研究員(中)、位明明副研究員進行產量實測,。單株測產是橡膠樹品種比較試驗最重要的鑒定內容之一(張茂/圖)
“用自主研發(fā)的天然橡膠,,制成了國產飛機的輪胎,這放在以前,,我們想都不敢想,。”2024年7月10日,,在位于??诘闹袊鵁釒мr業(yè)科學院橡膠研究所里,89歲的吳云通對眼前的黑色輪胎頗有興趣,,摸了又摸,。
2024年7月10日,海南儋州國家橡膠樹育種中心矮化授粉園,,張曉飛(左)和張源源副研究員正在授粉架上進行人工授粉果的生長調查 (張茂/圖)
天然橡膠被譽為“黑色黃金”,,是航空航海、軌道交通等高端制造業(yè)不可替代的戰(zhàn)略資源,,也在醫(yī)療衛(wèi)生等領域廣泛應用,。作為典型的熱帶樹木,橡膠樹原產于亞馬孫叢林,。過去,,西方權威學者判斷,北緯15度以北不適合種植橡膠,,北緯17度以北更被稱作“植膠禁區(qū)”,。
2024年7月10日,海南儋州國家橡膠樹育種中心,,高新生研究員(左)和張源源副研究員正在進行育種材料光合特性的測定,。高光效是橡膠樹優(yōu)良品種的基本特征之一(張茂/圖)
從推翻西方權威學者的論斷,到選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橡膠樹品種,中國熱科院三代育種人扎根海南,,進行了長達66年的科研接力。
1958年,,華南熱帶林業(yè)科學研究所(中國熱科院前身)從廣東廣州遷至海南儋州,,統(tǒng)籌加快橡膠科研育種工作。同年,,23歲的吳云通來到儋州的聯(lián)昌試驗站參與天然橡膠引種,、篩選和栽培研究工作。
2024年7月9日,,海南儋州國家橡膠樹育種中心,,李維國研究員(左)和黃肖農藝師正在研討橡膠樹芽接工作難點。芽接是橡膠樹種苗繁育生產的必備一環(huán)(張茂/圖)
為了墾荒種植,,科研人員常常穿梭于密林之中,,日曬雨淋;有的人要在幾層樓高的腳架上連續(xù)工作三四個小時,,給橡膠樹人工授粉,;有的人會守在橡膠樹下和衣過夜,生怕錯過一顆成熟落地的種子……
2024年7月9日,,海南儋州國家橡膠樹育種中心苗圃系比區(qū),,王祥軍(左)和位明明副研究員在夜間開展橡膠樹死皮調查。死皮與橡膠樹單位面積產量高低直接相關,,死皮調查只能在夜間開展(張茂/圖)
在幾十年的耕耘中,,吳云通等人選育的品種被送到云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試種,不僅推翻了“北緯15度以北不適合種植橡膠樹”的論斷,,還創(chuàng)造了世界橡膠種植史上大面積北移,、規(guī)模化種植的奇跡,。
1984年,,黃華孫大學畢業(yè)后加入中國熱科院橡膠樹育種團隊,被吳云通等前輩視為“接棒人”,,也是那時,,團隊啟動了耐寒抗風高產橡膠樹品種選育工作。
2024年7月9日,,海南儋州國家橡膠樹育種中心矮化授粉園,,科研人員正在進行人工雜交授粉。人工雜交授粉是創(chuàng)制育種新材料最重要的手段,需高空作業(yè),,且受其作物特點限制,,授粉難度大、效率低 (張茂/圖)
“其實橡膠樹很‘嬌氣’,,對低溫,、強風敏感?!眹姨烊幌鹉z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黃華孫說,,我國植膠區(qū)地處熱帶北緣,寒潮,、臺風天氣頻發(fā),,并不適宜橡膠樹生長,而且引進品種抗性不足,,生長速度較慢,。一樣的品種,國內長得比國外慢了好幾年,。
2021年9月22日,,在位于儋州的海南天然橡膠新型種植材料創(chuàng)新基地,科研人員小心翼翼夾取橡膠樹胚胎進行實驗(張茂/圖)
“一定要育出適合我國種植的自主品種,?!边@些年,黃華孫牽頭的全國橡膠樹育種團隊培育出8個耐寒抗風高產新品種,,其中,,“云研77-4”、“熱研879”分別是目前世界上最耐寒,、單產最高的主栽品種,。2024年6月24日,中國熱科院橡膠研究所牽頭完成的“耐寒抗風高產橡膠樹品種培育及其應用”成果,,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24年7月10日,海南儋州國家橡膠樹育種中心實驗室內,,高新生(左)帶領研究生進行橡膠樹樹皮結構的細胞學觀測,。室內細胞學觀測是篩選產量、抗風等性狀的基本手段之一(張茂/圖)
新品種支撐著中國植膠區(qū)域持續(xù)擴大,。1983年至今,,中國植膠面積從700多萬畝擴大到1700多萬畝,年產干膠由17.3萬噸增加到85.6萬噸,。其中,,該團隊培育的8個新品種占中國植膠面積的39.7%,,新增產值252.1億元。
2024年7月10日,,在儋州的海南天然橡膠新型種植材料創(chuàng)新基地,,黃華孫(中)帶領科研人員查看體胚苗生長情況。體胚苗是橡膠樹新一代種植材料,,具有產量高,、抗性強等特點(張茂/圖)
如今,李維國,、高新生等年輕一代的科研人員也為橡膠育種事業(yè)帶來了活力,他們將目光瞄準橡膠樹基因編輯,、分子標記等新型育種技術,,用新質生產力推動橡膠育種高質量發(fā)展。
2024年7月9日,,在海南??诘闹袊鵁峥圃合鹉z研究所展覽館,吳云通(中)向高新生(右),、張曉飛(左)講述團隊自主培育橡膠品種與航空輪胎的歷史淵源(張茂/圖)
目前,,中國熱科院橡膠研究所已系統(tǒng)收集保存橡膠樹種質資源6462份,篩選耐寒抗風高產種質79份,,構建了國際上數(shù)量最多,、性狀最優(yōu)的耐寒抗風種質資源庫。
2024年7月10日,,在海南儋州聯(lián)昌試驗站舊址的“百年膠王園”,,黃華孫(中)給大家講述我國橡膠育種一代代傳承的歷史。聯(lián)昌試驗站是新中國最早從事橡膠樹選育種的試驗基地(張茂/圖)
天然橡膠產品也逐漸走向高端應用,。該研究所成功研發(fā)出C919,、ARJ21等型號飛機輪胎的專用天然橡膠。這些輪胎專用膠通過了24款飛機輪胎的動態(tài)性能試驗驗證,,有的還成功完成了高原條件下的試飛,。
2024年7月9日,海南儋州中國熱科院,,大面積種植的橡膠林(張茂/圖)
“可以說,,在三代育種人的科研接力下,我們見證了我國天然橡膠產業(y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程,。”高新生說,,育種本來就是一份需要堅守和傳承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