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查看圖集)
董家渡,,已經拆得差不多了。董家渡路兩側的13,、15號地塊已夷為平地,,成片成片的弄堂沒了,幾千戶百姓人家走了,。董家渡東段老城廂,,只剩下了一幢1847年的天主教堂,和一座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商船會館,。
9月以來,,董家渡火了,因為兩塊地皮要賣大價錢了,。這錢大到,,你若想買地,得先交人民幣50億元,,才能入場,。
這兩塊地,北起王家碼頭路,,南到東江陰街,,西臨南倉街,東至中山南路,。地塊總面積約17.51萬平方米,,其中出讓土地面積約12.67萬平方米。這是官方的說法,。在一些老上海人眼里,,這是老城廂,上海城市的根,。
說實話,,近年在“魔都”,時髦人少有想起董家渡的,,雖然它曾翻開上海灘最輝煌的一頁,,但現在已經破爛。一些上海土生土長的朋友,,已多年沒去過那里,。年初,,我遇見一個在上海做中國歷史研究的老外,他知道外灘,、豫園,、南京東路、陸家嘴,,孫中山,、蔣介石和毛澤東,但就是不曉得十六鋪和董家渡,。
董家渡的危棚簡屋,是歷史的欠賬,,是百姓的難受,,更是為官的難堪。但上海并不只有一個董家渡,,因為這座城市到處有“舊區(qū)改造”,,尤其在近年,申城何處不拆房,?
現在,,人們打聽董家渡了。因為,,它鐵定是“全國地王”,、鐵定超300億的消息接二連三,甚至聽說惹得上海有關方面出意見,,別再讓輿論聚焦于此,,尤其是什么“地王”一類的詞兒,刺人眼球招人妒忌,。
在開埠前這里就商肆林立,,店鋪繁鬧,在開埠后更成了上海繁華城區(qū)之一,??恐叶桑虾S赡贤遍_發(fā),,才有了外灘,,然后再由東往西發(fā)展,才有了魔都,。上海城市的歷史并不長,,但董家渡是極為重要的一脈。
地處上海鬧市中最好的地段,,貼著母親河黃浦江,,挨著老城廂豫園,,與金融街外灘南北呼應,這是上海最引人矚目的地段,。按規(guī)劃,,董家渡地塊將建設以金融功能為主的城市綜合體,包括金融辦公,、商業(yè)購物,、酒店賓館、高端居住,、文化休閑等功能,。動拆遷是個契機,但董家渡,,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舊改了結,。
2009年3月17日,,上海董家渡蘆席街,,一個居民在即將拆遷的弄堂里拉手風琴。地處黃浦江畔的董家渡地區(qū),,是上海城區(qū)最早的起源地之一,,落后的公用基礎設施和危棚簡屋,被視為上海的“下只角”,,也是上海要重點改造的舊區(qū)之一
2009年7月16日,,上海董家渡會館街37號,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商船會館,,被棚戶民居包圍,,已納入15A動遷地塊,但作為文物沒有拆除
2009年7月16日,,上海董家渡南區(qū)街,,一輛車、一家人,、一條狗
2011年5月31日,,上海董家渡,13B,、15B地塊,,70戶動遷居民首次集體搬場,有人送錦旗表示謝意
2011年6月12日,,上海董家渡王家碼頭路,,掛著毛澤東畫像的拆房隊辦公室。在城市動遷過程中,矛盾頻發(fā),,極端事件也不斷出現,,拆房隊懸掛“神像”,意在保佑自己
2011年6月12日,,上海董家渡王家碼頭路,,老街上的馬桶清潔工。在這一片老城廂里,,民居大多是危棚簡屋
2012年10月14日,,上海董家渡萬裕街58號,周末無人上班的動遷組辦公樓,,被人刷上了一副對聯(lián)
2012年11月15日中午,,上海董家渡豬作弄,動遷居民在“大塊頭”家里觀看“十八大”政治局常委亮相的電視直播,,有人學著習近平招手的動作
2013年2月18日傍晚,,上海董家渡王家碼頭路蔡陽弄41號,動遷戶洪熾勇與鄰居,。下午動遷組上門,他躲在家中不敢開門,,他預感強遷的日子來了。剛溜出門去買準備抗爭用的汽油,,不料加油站不賣,。他絕望了
2013年6月13日傍晚,,上海王家碼頭路292號,,90歲的張素珍和女兒徐玉妹、女婿孫強興,、7歲的曾孫女林楚晴合影,,這是強遷期限的最后一日。她家向動遷組哀求,,延遲幾天等小孫女林楚晴考完期末考再強遷,,但動遷組不同意。第二天上午,,她們家被強遷
2013年12月8日,,上海王家碼頭路210弄,剛從董家渡天主教堂做完彌撒的施蘭英,,捧著教會贈送的天主畫像,,回來看看已成廢墟的家。就在上個月的14日,她家被強遷,。從小她隨長輩信教,,后遇“文革”中斷,兩年前她又恢復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