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元平均每天火化6具遺體,他每天都要面對死亡和淚水,,最大的感受是多陪陪家人比什么都強,,親人死后才后悔的人太多了,。
在他做父親后,遇到早夭的孩子心里會特別難受,。他曾經(jīng)看到一位與去世的姥姥特別親的逝者家屬,,想到了和自己很親的姥姥。現(xiàn)在他每周都會去看望姥姥,,聽老人一遍遍重復講他小時候上樹摘果子的故事,。有時碰到同叫王元元的逝者,他會設想以后自己的葬禮是什么樣——“我希望大家都高高興興來,,別哭,因為我自己是特樂觀一人,。”
八寶山的大多數(shù)火化師都像王元元一樣開朗,、愛交朋友。但人們對死亡的忌諱,,使他們在社會上交往并不容易,,火化工師傅們現(xiàn)在出去吃飯大多是和同事以及工作前就結識的朋友,。每逢朋友的家人住院,,他們要先打聽病情,因為忌諱,,大病他們會選擇不去探望。每逢新年,,他們大多同事間彼此拜年,極少去別人家里,。出去和不熟的人交往從不主動介紹自己的工作,如果對方問起,,他們通常說自己在民政局工作——八寶山屬于民政系統(tǒng)。
其他行業(yè)的人常說“有事兒打電話”,。他們最常說的卻是“最好別有事兒,有事兒一定辦”,。而找他們幫忙辦事的人,在喪事結束之后,,也大多不再和他們聯(lián)系?;鸹煾祩兊幕橐鰡栴}大多在殯儀館內(nèi)部解決或通過親戚介紹,主動去外界交往成功率不高,,即便女友接受了,通常對方家屬也不易接受,。
工作后和朋友交往減少,,也避免總是想著工作中見到的事,,王元元業(yè)余時間有很多愛好:養(yǎng)魚,、說相聲、變魔術,。他最喜歡冬天下雪刮風時,,看著碧綠的魚缸里一排排游動的魚,。在每年的文藝晚會上,,他都會去表演一段《中華神韻》。魔術遠景近景都會,,他說這東西逗姑娘很不錯,。采訪那天他們正組織在奧林匹克公園長走,此外他們還會定期組織心理疏導,、文藝活動排解工作導致的壓抑,。
殯儀館是事業(yè)單位,人員變化小,。上世紀90年代前大多為子承父業(yè),,90年代后開始面向社會招聘,招聘來的人大多是親屬有干這一行的,,或石景山周邊對殯葬業(yè)有所了解的,。
王元元的父親曾在八寶山殯儀館做汽車維修,在他童年時,父母工作忙無暇照看,,經(jīng)常把他帶到殯儀館,,以至他能準確地說出殯儀館已經(jīng)拆掉的建筑曾坐落何處。結婚前他就已經(jīng)在殯儀館工作,,現(xiàn)在兒子已經(jīng)7歲,,兒子并不介意他的工作,,“小孩子沒有世俗觀念,。”有個親戚曾對他說:“我就是要飯去也不干這個工作,?!彼斫膺@個親戚的態(tài)度,就像理解社會上的誤解一樣,,“但聽了心里確實不是滋味,。”
王元元工作前曾服役3年,,退伍后他先后在酒吧,、酒店、墓地工作,,時間都不長,,直到1999年來到八寶山。來之前母親擔心他是否會害怕,,他的父親在殯儀館的時候沒事從不靠近火化間,。他卻很快適應了火化師的工作,這讓他很自豪,,父親不敢做的事情他做到了,,在這一點上他超過了他強勢的父親?!昂⒆右獩]有一點超越他父親,,一輩子抬不起頭來?!?/p>
火化工師傅們多數(shù)時候在晚上9點前就已經(jīng)入睡,,早上6點半開始一天的工作?;鸹g有15個爐子,,平均室內(nèi)溫度在50度上下,在夏天,,衣服一直要濕到腰,。火化一具遺體大多在50分鐘內(nèi),火化前他們要觀察逝者死亡原因,、年齡,、胖瘦、隨葬品數(shù)目,、冷藏時間,,之后根據(jù)觀察結果調(diào)整合適的風量和火柱。家屬放置好的隨葬品他們不能再動,,其中有時會有子彈,、酒壺、發(fā)膠等危險品,,火化中他要側身看觀察窗以預防危險,。過去工作中犯的最大錯誤是發(fā)錯骨灰,現(xiàn)在遺體會在條形碼的精準控制下走完殯儀館全程,。結束一天工作一般在下午兩點左右,,然后洗澡、換掉全身的衣服,、回家,。他們從來不穿工作服回家,到家了也從不聊工作中發(fā)生的事,。
遺體火化大多在死亡后的第三,、五、七天,,11天之后才火化的大多因為打官司,、意外、家庭糾紛,。他們在和家屬溝通時要避免說“你好”,、“結束”、“再見”,,移動骨灰盒不可以說“拿”“撂”“擱”,,避免一切可能讓家屬不適和對逝者不尊重的用詞。有時候機器故障,,遺體會卡在火化爐前,,他們就對家屬說“老人不愿意走”。即便如此,,還是常有被悲痛中的家屬無故打罵的事件,。有時信佛的逝者去世,家屬會索要舍利,,而王元元干了這么年火化,,從沒見過舍利,。有時逝者有兩個家庭,家屬會要求把骨灰分成兩份,,出于對逝者的尊重,,只能把骨灰給家屬讓他們自己分。5歲以下的小孩不一定能燒出骨灰,,有時家屬要求,,他們會通過控制風量和火柱盡量滿足。
低保家庭一系列的火化費用都會免除,。而根據(jù)不同家屬的不同需求,,從骨灰盒到告別式的禮堂都有不同檔次可以選擇,骨灰盒最高達幾萬元,,曾有一位逝者,,光是鮮花就花了三十多萬。
八寶山是個講政治的地方,,平均每兩三年會有一次“重大政治治喪任務”。參與治喪的員工要求政審合格,,在治喪前一天他們要檢修爐子,,有關部門會來殯儀館安檢。重大治喪的最高級別是國葬,,距今最近的一次是1997年鄧小平同志去世,。在此期間暫停了對外的火化業(yè)務,封閉殯儀館,,火化師在館內(nèi)吃住,,與外界溝通需要借用安保人員的電話。而對于生前涉及敏感政治問題的逝者,,會盡量縮小影響,,保密處理。
社會名流去世時記者和追悼的百姓通常特別多,,侯耀文去世時北京相聲界來了大半,,羅京去世時場面一度失去控制,禮堂前的花壇被踩平,,一位年輕女孩被擠暈,。
在非典、H7N9時期接運遺體為了盡可能減少接觸遺體的人數(shù),,火化師會穿防護服,,遺體當天火化當天告別,防護服會扔進火化爐燒掉,。
早些年刑場收尸不規(guī)范,,通常一起運來幾個死刑犯,,無法區(qū)分身份。后來殯儀館逐漸與檢察院,、法院溝通,,現(xiàn)在會在死刑犯的腳上掛上號牌,運到殯儀館后像平常一樣登記,,像對待正常逝者一樣對待他們,。“他已經(jīng)接受了法律的懲罰,,不管一生干了多少壞事,,到此為止了。我們同樣會像對待一個逝者,、一個亡靈一樣,,安排好他的身后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