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采訪對象提出的最匪夷所思的請求是什么,?——一根水草
劉玨欣:很多年前,有個老爺爺,,以兒女虐待他的名義找到記者,。在掛著他自己遺像(是的,他提前做了老年,、中年,、青年三張遺像)的小屋里,他吼著(他耳朵很不好)提出了自己的真實(shí)需求:讓記者幫他找個老伴,,要求年輕(比他小個二十多歲),、勤勞(天天給他做飯收拾屋子)以及會暖床。
趙佳月:《人物周刊》是什么,?
鐘瑜婷:采訪完還能見面嗎,?
彭蘇:“最匪夷所思”帶有主觀認(rèn)識,我愿從個人體驗(yàn)上談?wù)?。以前令我為難的是,,對方要求審稿,然后想按他(她)對自我的認(rèn)識來寫他(她),;中間,我遇到的困難是,,對方對你披露某事,,并讓你錄音,最后又不讓你呈現(xiàn)在稿中,;現(xiàn)在,,讓我為難的是,如何在一堆已曝光信息中,,在未接觸對方的情況下,,給出一個新角度寫對方。
Q:會受到哪些強(qiáng)迫癥的困擾,?有解決辦法嗎,?——回鍋燜肉
劉玨欣:我沒啥強(qiáng)迫癥,困擾我的是拖延癥,,也可以說,,是強(qiáng)迫自己總要拖到不能再拖的癥狀。唯一略有效果的解決辦法是騙自己deadline比實(shí)際更靠前,。
陳磊:選題綜合癥,。每天四大門戶瀏覽一遍,,刷微博刷朋友圈,看到xx消息就想我們?nèi)绻龈遄釉撛趺锤?。雖然現(xiàn)在不寫稿了,,還是每天……這是病,得治,。個人認(rèn)為的有效解決辦法是,,把自己扔在一個斷網(wǎng)的環(huán)境中!
張明萌:沒寫完稿子會一直不舒服,,如坐針氈,,所以一般都一口氣寫完,周身通暢,。
黃劍:出門,,懷疑門沒有鎖好,常常返回去再拉拉把手,;懷疑自己沒帶鑰匙,,反復(fù)檢查口袋;總覺得錄音沒有保存,,一定得重新打開錄音筆聽聽,,確定一下。在這三件事上,,我常常這樣,,并毫無辦法。順其自然吧,。
鐘瑜婷:夜晚強(qiáng)迫自己去看門反鎖了沒有,,睡不著的時候來回看三遍,每次都懷疑自己在上一次解開了反鎖,。自從去年家里進(jìn)了小偷,,摸走了兩臺電腦、手機(jī),,我就覺得總有人會進(jìn)來,。夢見一高大男子蹲下身掐我,我狂叫,,室友醒了說“你瘋了嗎”,。
彭蘇:始終困擾的是,我傳遞給讀者的信息,,到底是真是假,?可信有幾分?現(xiàn)在每每列提綱,,都煩惱自己的問題如何不與他人重復(fù),?解決之道是,,有時會將自己的想法坦然向采訪者道出,包括由于時間倉促,、伏案準(zhǔn)備工作上自感不足,,爭取與采訪者共同完成選題。當(dāng)然,,這也看人與事的不同而言,。
Q:有什么理由會讓你離開這個行業(yè)?——咕嚕
劉玨欣:有更想做的事了,。
陳磊:收入和未來前景吧?,F(xiàn)在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啊……
張明萌:失去好奇,。
趙佳月:如果《人物周刊》倒了,就再也不會干這行了,。呸呸呸,,童言無忌!
鐘瑜婷:理由就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或者做別的事情會給社會貢獻(xiàn)更大吧,,比如生對心靈健康外貌美麗的雙胞胎?
彭蘇:記者干到一定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人名為記者,,也可說不是記者;有人雖非記者,,論其素質(zhì)行為,,已是記者,甚至勝于記者,。所以,心若不在此上,,還需要什么理由談離開,?
大食:最近右邊肩膀因?yàn)殚L年用相機(jī)過度,舉手都痛,,所以想哪天身體不行就得退出這個行業(yè)了,。或者是跟隨傳統(tǒng)紙媒一起到底,,畢竟照片還是要捧在手上看慢慢思考的,,人們吃多了快餐,還是想吃點(diǎn)精致食品吧,?紙媒應(yīng)該再做得考究一點(diǎn),,還是要有專業(yè)攝影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