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一下,,你在高處,我們顯得很小,,從一條無人的,、通往鄉(xiāng)鎮(zhèn)的路上走了出來,一直走到人行橫道的入口,;一個逐漸被光明覆蓋的過程,,一個逐漸暴露我們穿著、膚色的過程,,也是一個讓我們表情變得單一的過程,。”
5年前的冬夜,,23歲的潮州人陳樹泳站在南方某車站對面的馬路邊,,慌亂而茫然。
這個即將畢業(yè)的青年從車站前往姨媽的陶瓷衛(wèi)浴廠,,懷著前景茫茫的心情,,打了一兩個月小工,主要工作是給馬桶貼標簽,、裝箱,。手機幫他記錄下眼前所見和彼時的心境,。
“在那個混雜著各種氣味的深夜,看到出站涌現(xiàn)出來的各種身份的人,,那種直接感受就是在車站時候拿手機記下來的,;在長途客車上的那種擁擠,是在車上記錄的,;工廠里發(fā)生的故事,,是在做工間隙想到就記;看到‘小師傅’睡在閣樓倉庫的床,,會想到自己在他那個年齡時的狀態(tài),,當時也記錄在手機里?!?/p>
“當你突然走神,在馬桶和箱子旁拿手機記錄小說想法的時候,,別人也以為你在偷懶,,會調(diào)侃你:業(yè)務很忙啊,?”回憶起這個,,他忍不住笑了。
半年后,,以這些手機文字為主要素材的與作者同樣青澀的小說《開往工廠的長途客車》,,獲得了民間文學組織黑藍設立的第19屆“黑藍小說獎”。
從大學擁有第一部手機至今,,陳樹泳已經(jīng)在方寸屏幕上記錄了十幾萬字:吃飯,,抽煙,喝茶,,去樓下的超市,,和朋友見面……“除了洗澡和睡覺,幾乎機不離身,?!?/p>
今年3月,小說集《走神的時刻接近真實》出版,,同一套文叢的作者生鐵稱贊他“勤奮,,會進行各種寫作手法的嘗試”,好友李四五則說:“我們用手機刷朋友圈,,他用手機寫了本書,。”
這套小說集的面世,,也讓陳樹泳等人所投身,、參與建設的黑藍文學再次浮出水面,。這個旨在推動獨立和藝術寫作的文學發(fā)布與交流平臺已經(jīng)存在了20年,曾帶給數(shù)千寫作者見識和暖意,。然而當我們稍稍靠近,,才發(fā)現(xiàn)黑藍論壇已于去年關閉,開始在微信上尋求生機,。黑藍創(chuàng)始人陳衛(wèi)笑談,,每一次黑藍受到的都是“遲到的關注”。
“論壇的關閉,,是我們極力掙扎,、但最終不以意志為轉(zhuǎn)移的。不過我們也沒那么悲觀,,總還是有人在寫,、有人在看,只不過是論壇那種HTML+BBS的歷史階段已經(jīng)結束,。如何運用新介質(zhì)來從事非商業(yè)的文學發(fā)布與交流,,我們也還在觀察和應對?!?/p>
黑藍文叢
時時刻刻
陳樹泳的手機記錄史,,始自大學籃球場的石凳旁。
體育課是他最不喜歡的課程,。除了正常的集隊訓練之外,,自由活動基本上就看別人打球?;@球場的石凳,,見證了他最初的隨想。
“剛開始時,,你會什么東西都想記,,雖然大部分后來都沒有用上?;叵肫饋?,當時是有點上癮和較勁,同學們都在打球踢球,,我無法融入又沒事可做,,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p>
“那上面的記錄還留著嗎,?”
“太可惜了,那部手機被我丟了,我用了它很久,?!?nbsp;
畢業(yè)后在汕頭上班期間,他在朋友家看電視,,從一個宰殺山羊的烹飪節(jié)目里獲得靈感,,隨手用手機記下,促成了他于2011年發(fā)表的小說《秩序》,。不過,,文章的主要描寫對象從山羊變成了貓。
一次去商場買衣服時,,感受到導購員對顧客帶有職業(yè)打量和“以衣度人”的挑剔眼光,,他用手機記下了那時的感受;朋友聚會,,他用手機捕捉到同學會那種面對其他人“功成名就”的尷尬和“無著”心理,,這兩項內(nèi)容構成了小說《走神的時刻接近真實》的骨架。
“那時我已經(jīng)克服了被別人注視的不舒服,、猶豫和不自信,。就假想,如果發(fā)生在另一個人身上,,那種激烈的反應?!币驗閺呐杂^者角度細膩地表現(xiàn)一個普通男子花費一年工資,,希圖購買一件豪衣來作為改變?nèi)松摹拔淦鳌保詈髤s臨陣放棄,,甚至“走上自絕道路”的心理歷程,,《走神》這篇小說獲得了很多好評。
《鎢絲》描述的是情侶關系,?!澳莻€大綱是我從上海第一次來北京的路上寫的。印象很深,,就是那種(和愛人)突然之間的分別導致想寫這個小說,,當時就在高鐵上記了下來?!?/p>
3月29日,,陳樹泳和陳衛(wèi)聊天聊到夜里11點。在回家的車上,,他又用手機敲下三百多字:“辭去工作前,,她想去做一次旅行。她覺得人在旅行中可以成為任何人,這就是旅行的意義,,自己成為陌生人,,任何人……姐姐是因為跟了父親所以在與母親疏遠的嗎,還是他們就是不同的人種,?這個矛盾點需要激發(fā)和討論,。”
“這是最近在寫的長篇,。構思在半年前就完成了,,但是也處于隨時被自己推翻的狀態(tài)中,在手機記下的,,就是一個突然冒出來的新方向,。”他說,。
陳樹泳強調(diào),,說他的小說“幾乎全都是在手機上敲出來的”這話不對,他只用手機記錄創(chuàng)作的大綱,、突如其來的靈感,,以及作品的段落、句子,。
陳衛(wèi)去年曾在蘇州的寺廟調(diào)節(jié)心境,,一度用毛筆和宣紙書寫小說。陳樹泳表示贊嘆,,但覺得紙筆,,甚至硬筆,都已經(jīng)不太適合自己,。
“手機沒有個性,,不像筆跡、紙筆的類型那樣會左右自己的心境,。手機又很安全,,比如你在地鐵上輸入,不會像掏出一個紙質(zhì)筆記本那樣引人注目,。原來的短信是分散雜亂的?,F(xiàn)在有了記錄軟件,文檔可以歸類,、同步,,很安心?!?/p>
在家他主要用電腦寫作,。寫“木”了,關上電腦,手機就成了調(diào)節(jié)和補充的法寶,?!半娔X上寫更加正兒八經(jīng),手機上記的就是暫時的原材料,,因為比較隨意,,所以(手機上的文字)時常有意外?!?/p>
生鐵聽到陳樹泳這種寫作方式,,毫不意外。陳衛(wèi)則表示很欣喜,?!斑@說明他時時刻刻在想著寫作?!?/p>
“真正的寫作不會中斷,,是隨時隨地的,如果不是長期地沉浸在其中,,算不上是真正的寫作者,。”陳樹泳說,。
但他和陳衛(wèi)等人并不耽戀這種工具其他的功能,。他裝的應用數(shù)量有限,也極少刷朋友圈,。他們對微博都不感冒,,陳樹泳手機軟件里除了“素材”、“讀書摘錄”,、“短篇練習”,、“觀念和評論”這些分類,,不會存有與創(chuàng)作無關的內(nèi)容,。微信也是以聊寫作為主,從不拿來寒暄,。黑藍的作者Shep比他“更為嚴重”,,只有當需要在群里聊文學時才安裝微信,另一位叫不有的作者則連智能手機都不用,。
“表面上看,,這東西不會左右寫作,其實手機是個很敏感的東西,,所有的時代特征都濃縮在上面,。”陳衛(wèi)說,是否用手機參與創(chuàng)作,、使用頻率屬于個人習慣,,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影響了創(chuàng)作者和閱讀者的生活方式和心態(tài),?!耙苍S將來有一天,我連手機都不用了,?!?nbsp;
2013年12月21日,黑藍部分主創(chuàng)(左起)陳樹泳,、常立,、陳衛(wèi)、生鐵,、魏虻和顧耀峰在《黑藍:中國小說藝術的高度》新書發(fā)布會上
“關心你夜路走得好不好”
1990年代,,陳衛(wèi)和朋友創(chuàng)辦黑藍,致力于“藝術本體”小說的發(fā)掘和培養(yǎng),。2001年,,黑藍網(wǎng)正式上線,并在此后五六年間,,進入一個“井噴”期,。“2002年到2007年,,每天的帖子蜂擁而至,,根本來不及應對和一一呈現(xiàn)?!?/p>
大學時陳樹泳讀中文系,,但那幾年的學院教育并沒有給他多少收獲。大一時偶然聽說黑藍,,寫了篇孩子和婆婆的短文(后標題改為《老生》),,很快得以發(fā)表,“那時他們說我有潛質(zhì),,但自己卻渾然不覺,,那就是青春期的本能抒發(fā)吧?!?/p>
他登上黑藍論壇,,對近乎“方法論”的嚴肅寫作探討頗不習慣,“各種理念,、批評一古腦涌來,,不留情面,,不帶臟字?!彼邪肽陼r間沒上,。
“那時的他是很青澀的,但也讓我們開始重視,。就像《客車》那篇里可貴的精神狀態(tài),,主角的痛苦隱忍,試圖適應社會,,又知道自己的不適應有問題,,很讓人感動。樹泳也和時代氛圍脫節(jié),,想做另外的事,,我們知道那就是寫作,是更認真地體察生命,,體察周遭的世界,。但當時外部世界潮水般涌來,和他的本心背道而馳,,他感到不順,。要是放在別的大學生,如果對自己‘不慎重’,,可能就適應過去了,。但他沒有,而是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并且毫不華麗地寫了出來,。”陳衛(wèi)和其他黑藍主創(chuàng)發(fā)現(xiàn)了一棵成長中的青苗,,迫切地想保存住他的熱情和才能,。
半年后,陳樹泳意識到,,那些尖銳犀利的批評其實正是自己想要的,。他以加入黑藍團隊、更勤奮多元的創(chuàng)作回應了陳衛(wèi)等人的支持,。
不有,、Shep等人的黑藍史與陳樹泳非常相似,。2005年,,不有剛上黑藍網(wǎng)之前,只上過一個叫左岸的文學網(wǎng)站,,但在那里貼小說,,基本像石沉大海,,沒啥反應。
黑藍的“每帖必復”讓他感到了巨大的不同,。任何一個投稿者都會在短期內(nèi)獲得版主本人的評點,,這些版主都是從有過小說創(chuàng)作體驗的作者中遴選出來?!熬退隳銓懙迷贍€,,版主的回復都特別文學,組織語言很嚴肅,?!辈挥杏浀茫麆傞_始貼的一篇小說,,版主回復說“像一艘沉船”,,“那個版主的名字很特別,叫‘欲望的漩渦’,。他的意思是說我寫得啰嗦,。當時就像給人點了一下,而且搞文字的人都對語言敏感,,‘沉船’這個修辭很特別,。”
陳衛(wèi)說,,特定的批評風格為大量涌入者設立了門檻,,他們希望讓作者感覺到黑藍寫作同主流的、商業(yè)和娛樂的寫作不同,,同時也想呈現(xiàn)和發(fā)掘那些“不流俗,、富有靈性的作者”。
Shep在初入黑藍時,,也被批評“寫作意圖”上存在問題,。身為一個有野心的年輕寫作者,雖然聽了很不舒服,,但確實一針見血,。“這里的批評討論不摻雜各種利益和其他東西,,沒有門派,、小圈子。就是針對寫作和作品本身,?!?/p>
2008年,Shep獲得黑藍小說獎,。不光有授獎詞,、受獎詞,,還有對作者的訪談?!爱敃r那個獎牌是桃木刻成的,,拿到手里,特別受鼓舞,。比起今年個人小說集的出版還要興奮,。”
為數(shù)不多的黑藍人像島嶼上的駐守者,,雖然地理上相距遙遠,,心靈上卻很近?!半m然大家的風格愛好各異,,對文學本身內(nèi)在核心的那種執(zhí)著,非常一致,。好像柴柴說過,,在黑藍,感覺是一些人走夜路,,有人會關心你走得好不好,。”Shep說,。
不有是個性格散淡的人,,說話聽上去懶洋洋的,但在黑藍的寫作中從不敢懈怠,?!澳阍谶@兒認識了一些人,哪怕有人沉寂了,,但某一天又有東西出來,,這會造成一種群體壓力。而且黑藍培養(yǎng)了一批特別優(yōu)秀的讀者,,讓你不敢隨便放松,。”
年紀略小的陳樹泳說,,黑藍對他還意味著一種建設,。“陳衛(wèi)和生鐵有點像兄長,,他們不會強迫你應該去喜歡什么,。當你需要交流的時候,他們又會毫無保留地說他們的看法,。從開始到現(xiàn)在,,黑藍都是我一部分營養(yǎng)的來源,等到你自己強壯起來,,你也會向這個整體輸入你的營養(yǎng),。”
一個不能繞開的問題是,,黑藍宣稱的“藝術寫作”和“本體小說”究竟如何理解,?
陳樹泳的回答是:“寫了這么久,你不可能不知道哪種書是更可能暢銷的,,商業(yè)瞄準了話題性,,‘不藝術’瞄準了主題性,都存在表面關注當下的危險,,這種寫作容易被消費,,它的生命力在讀者知道了作品的意圖的時候就消亡了。而藝術,,是更加本體的東西,,形式、語言,、語感,、審美上的理解,實驗本身就可能面臨著失敗,,它指向了文學本體,,也就意味著你指向一種難以說清的思想,這樣的思考和寫作,,相對于為一個話題,、社會現(xiàn)象、政治需求而寫作,,更具有獨立性,。”在他和黑藍作者魏虻的對談中,,后者甚至提出,,“寧愿大家讀文字時越難過越好,然而我保證它符合內(nèi)心真實,,自然并且合韻律……痛苦的句子當中隱含有超過意義本身的東西,。”
有人批評黑藍崇尚的是類似荒島實驗,,“脫離現(xiàn)實”,、“為藝術而藝術”。讀過《走神》的青年作家,、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文珍表示,,“這類小說還是非常反情節(jié)的,,或者說是他們認為的一種純粹小說風格的小說,‘讓敘事本身變成冒險,?!趶娬{(diào)故事、消解先鋒,、重新回歸寫實主義的當下,,這種風格毋庸置疑是小眾的?!彼芘宸@些寫作者的堅持,,但她也提出,不管怎樣,,作者還是會希望自己被讀者大量閱讀,,“不知道黑藍的作者們怎么解決這個困境?”
事實也確如文珍所想,。盡管“一個”App執(zhí)行主編小飯在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說,,自己“仍把一部分信仰留在黑藍”;作家趙松至今認為黑藍是“中國最好的純文學網(wǎng)站”,,但20年來,,對絕大多數(shù)這個群體之外的人來說,黑藍是個十分陌生的存在,。作家畢飛宇表示“從沒聽說過黑藍”,;作家阿乙聽說過,但了解不深(“不便妄評”),。
陳樹泳和其同道們對此坦然:“長久以來黑藍處在一個獨自成長的狀態(tài)中,,一方面是因為黑藍的文學傾向還是比較特異性,甚至會讓很多其他寫作者感到不滿,,因為你那樣去寫,,就約等于對另一種文學傾向的否定,我相信這里面存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但我和陳衛(wèi)都沒有對‘世界’,、‘文壇’做過什么界定,我們愿意聽取別人的聲音,,也時常了解別人的聲音,,雖然我們看起來有點特立獨行,但并不閉目塞聽,,也會反思自身和吸取他人的營養(yǎng),。”
陳樹泳的手機文字
保護才能
在陳衛(wèi)看來,中國作者在一定年齡一定境遇幾乎會一致地出現(xiàn)轉(zhuǎn)變,;所謂的“少年天才”往往如雨后春筍,,而“老而彌堅”則碩果難存。意識到這一點,,2005年,,三十出頭的他便寫下《保護才能》一書,其中的22條忠告活像22條“軍規(guī)”,,直刺刺地挑戰(zhàn)著創(chuàng)作者和文學愛好者的承受力,。
第一條便是:“除非你有十足的自信認為上班不會傷害你的創(chuàng)作,,否則請盡量不要上班,。”
陳衛(wèi)覺得上班既消耗精力和時間,,還要遭受體制的束縛,。“有太多的單位,,除了坐班,,還有類似穿制服、打卡這樣的規(guī)則,,還有各種大會小會,,無形中就會制約你,侵蝕自我,?!?/p>
在一家行業(yè)報紙當記者的不有苦笑,“我現(xiàn)在就很悲慘,,還上著班呢,!”他說自己是妥協(xié)型的,隨大流,,屈從于父母,。但他會把上班的工作量盡量控制在最底線。
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保護才能》的第二條:“媒體,、大學教育,、出版社編輯等職業(yè),如果是最適合你的職業(yè),,這沒問題,,但如果認為它們是眾多職業(yè)中最接近而適宜文學寫作的職業(yè),則錯誤而反動,,一如認為廣告設計,、動畫制作等職業(yè)最接近而適宜視覺創(chuàng)作。”
陳衛(wèi)還告誡創(chuàng)作者,,“對愛情過分浪漫的追逐,,將傷害創(chuàng)作者的脈動和辨別力”,并建議寫作者“結婚或同居后至少一半以上的時間保持獨睡”,?! ?/p>
聽來有點清教徒意味。怕造成誤導,,陳衛(wèi)說這絕非硬性規(guī)定,,只是給出一個概念,即寫作者必須對自己的狀態(tài)擁有足夠的敏感,,永遠對所有可能的干擾和誘惑保持警惕,。
文珍在前年參加過《保護才能》的讀者見面會?!拔夷芈犕耆珗?,雖然不盡同意‘保護才能’需要儀式化地做那么多事情,但也覺得這個理念的提出未嘗不是一種對當下浮躁創(chuàng)作現(xiàn)狀的反思,?!?/p>
為什么那么多寫作的人,唯獨陳樹泳在手機上用得這么勤,?陳衛(wèi)分析,,既有他對這個工具的運用自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不用去某個單位上班,?!八F(xiàn)在做黑藍的管理和維護,這個工作在家就能完成,,也不算太累,。所有的碎片時間,都可以為他所用,?!?/p>
陳樹泳素來受不了刻板的工作。大學畢業(yè)時,,朋友介紹他去汕頭干過服裝品牌策劃,,兩個月后他就回了廣州。很快,,他去了陳衛(wèi)開在上海的黑藍空間,,接一些平面設計的活兒,最難的時候大家也曾借錢吃飯,,但他感覺終于找到了合適的地方,?!拔胰ド虾?此麄?,發(fā)現(xiàn)阿泳記了厚厚的文學筆記,,他那兩年的閱讀量驚人,我覺得一輩子有那兩年都夠了,?!鄙F說起來有些艷羨。
“不管是在上?;虮本?,我們都想過各種商業(yè)項目來養(yǎng)文學,連開個悼念死人的網(wǎng)站都想過,,但我們本身不擅長做生意,,最后都無果?!标悩溆菊f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能同時兼顧寫作和掙錢,,但那很難,,“可能兩件事都做不好,。”
有意思的是,,那些畢業(yè)之后很快找到工作的同學,,現(xiàn)在反而羨慕陳樹泳對文學的這種堅持?!爱斘覉远ㄖ?,就心無旁騖了,更加自如,,沒有精神壓迫感,。”
目前黑藍的管理都是無償?shù)?,所以他和陳衛(wèi)經(jīng)常也得找點營生維持溫飽,。但這個焦慮遠比不過寫作上的焦慮?!拔乙蚕M绣X,,不過除了贍養(yǎng)父母的需求,別的,,真沒太多欲望……我的虛無不是覺得人生沒有意義,,而是覺得世界這么豐富,但我不知道這么快速的發(fā)展,,豐富的物質(zhì),、娛樂到底跟我有什么關系,我并不需要它們,反而要去適應它們,?!?nbsp;
他知道自己是個例?!半m然我不上班,,但也沒覺得寫作就非得全副心思都撲在寫作上并拒絕任何妨礙寫作的事情。即使你如此喜歡寫作,,把它當回事,,寫作未必會同等程度地回饋你,你也無法保證自己會寫到什么份上,,會不會到頭來是一場空,,這些都很難說。不上班專門寫作的很少,,其中的代價,,自然也需要我們自己接受?!?/p>
和他不同,,生鐵工作很忙,也是核心成員中少有的有妻有兒的一個,。他對家庭很依賴,,在小說里也反映出那種溫情?!爱斎患彝ド羁隙ㄒ驳⒄`時間——但你選擇了什么,,你就該承受什么。至于職業(yè),,對寫作傷害和好處都有,。傷害就是割裂了你的時間,好處就是讓你在某一個領域里見識越來越廣,。因人而異的,。”
生鐵反倒特別愿意向人展示他的入世狀態(tài):“希望通過我自己來表達,,寫作者不都是隱士,,不都是潦倒的人、不合群的人,,當然這只是一種淘氣,,和寫作關系不大?!?nbsp;
“理想是飛行”
黑藍給了這些人豐實的滋養(yǎng),。然而,,夜路走久了,到底有點孤單幽黑的苗頭,。幾年前,,黑藍網(wǎng)的關注人數(shù)日漸稀少,新作者和好作品銳減,。去年8月,,黑藍論壇宣布暫時關閉,所有原來版面都停止發(fā)帖,,還可以留言,、交流,但不再每帖必復,。黑藍小說獎也隨之暫停,,但網(wǎng)刊還在繼續(xù)。
陳樹泳的解釋是,,“每帖必復”對運營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消耗過大,。Shep則認為,一些90后年輕人,,對文學的野心缺乏一種更為強勁的正面動力,,受到批評后容易受傷。姿態(tài)上的不夠成熟讓他們很難成長,,自然也帶來了關注度活躍度的下降,。但他同時認為這只是一種物質(zhì)上的變化,,和精神并不相關,。“真的想去寫作,,獲得一種追求,,還是會義無反顧的?!?/p>
文珍和不有都不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有萎縮之相,,作者只是流向了不同去處?!拔颐刻於荚谖⒉?、微信朋友圈看到大量同行寫的小說片段、隨筆以及短詩,,感覺文學愛好者不是更少,,而是好像比以前更多了。太陽之下,,并無新事,,敏感有才的年輕人對于文藝的熱愛大概每個時代數(shù)量都不會減少,,只是展現(xiàn)的平臺和渠道發(fā)生變化而已?!蔽恼湔f,。
運營者陳衛(wèi)的認識則更具現(xiàn)實性。長期以來,,黑藍的運營成本包括服務器,、文學獎金和小說集出版的投入,這些幾乎全都來自于他和妻子的微薄收入以及朋友的資助,?!捌鋵嵑谒{這個群體構成是非常復雜的,而我們也沒有操作一個或一群作者的能力,?!痹诮邮堋赌隙肌凡稍L時他表示,“作者的第一本書或許可以在黑藍出,,到后來作者需要更多的關注,,黑藍也無法全力支撐他,那你就很難談怎么去控制(他)了,?!?/p>
但他們對每一次技術潮流的沖擊都很重視?!伴_了微信公號以后發(fā)現(xiàn),,呀,黑藍的愛好者們又追來了,??雌饋恚厦嬉黄瑹狒[繁華,,其實只是種幻象,。大家只是在各自的朋友圈里,像在各家的院子里吵鬧,。微信群里也是一片嘈雜瑣碎,,需要清理?!?/p>
他說黑藍的負責人一直在“剎車”,,希望盡可能地保持該有的樣式和姿態(tài)?!爸圆惶箲],,是因為手上還儲備著二三十個作者的小說都還沒出版,黑藍對作品的呈現(xiàn)一直沒跟上自身的積累,。我們也不知道未來什么是適合我們的,,一切都更新得太快了,。我們在等待各種可能性?!?/p>
就在發(fā)稿前幾天,,他和陳樹泳等人還開了個小會?!拔覀冏⒁獾?,讀者在朋友圈的信息發(fā)布也有細微變化。原來可能想到什么就發(fā)了,,現(xiàn)在有人發(fā)現(xiàn),,哦,大家全都發(fā)同一個消息,,就會停一下,,比從前更冷靜、更理性,。這是一種自我內(nèi)在的深入,。那對于我們這種堅持原創(chuàng)和獨立寫作的內(nèi)容提供者,也是一個信號,?!?nbsp;
“這個時代,就好像一二戰(zhàn)期間,,需要人們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和觀念,,對我們也一樣。但飛行始終是我們最終的理想,?!鄙F說。
(參考資料:《你聽說過“黑藍文學”嗎,?》《走神的時刻接近真實》《保護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