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羅隱《黃河》
人們談起晚唐詩人羅隱,一般會說兩件事:一是他在科舉考試中屢試不第,;二是他詩才高而相貌奇丑,。據(jù)說曾有某位名流之女,讀了羅隱的詩,,很是傾慕,,想嫁給他,然而見了他的尊容之后,,馬上就打消了念頭,,還自此連其詩也不再讀了。
這真是令人沮喪,。另外,,羅隱的狂傲在當時也是出了名的?!段宕费a》說羅隱因為狂傲而被公卿大臣厭惡,,遂屢屢不中舉。關于羅隱的落第次數(shù),,有的說是10次,,有的說是6次,,版本不一,但都很多,。
盡管當不了官,,但羅隱還是很有名氣的。有一次他去見魏博節(jié)度使羅紹威,,將到對方的地盤時,,先寫信給羅,稱之為“侄”,。羅紹威的手下非常生氣,跟他說,,“羅隱一介布衣,,竟敢稱大王為侄?,!”不料羅紹威不以為忤,,說,“羅隱名動天下,,那么多王公大臣他都瞧不上,,如今竟然肯來我這里,還視我為侄,,這是我的榮幸?。∧銈儾挥枚嗾f了,?!比缓蟮匠墙加恿_隱,見面就拜,。羅隱也不客氣,,坦然受之。分別時,,羅紹威還贈給這位“叔父”百萬錢,。
對于羅隱的詩句,我們絕不陌生,,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再如“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從詩藝的角度看,,這副名聯(lián)不免有“合掌”的嫌疑,即一聯(lián)內的兩句意思雷同,。不過瑕不掩瑜,,這兩句道出了世間某種普遍的無奈,,是以傳誦至今。
當然了,,還少不了《贈妓云英》:“鐘陵醉別十馀春,,重見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這是羅隱贈給妓女云英的詩,,背景是他十多年后與云英重逢,,云英依然混跡風塵,卻見面就笑他怎么還是布衣,。詩里提到“掌上身”,,說明云英的姿色保持得很好,可饒是如此,,仍然沒有嫁出去,,而自己也沒有在科舉上獲得功名,可能大家都是不如人罷,。詩雖小,,感慨卻不小?!翱赡堋倍质欠凑Z,,更是一聲嘆息,羅隱其實并不認為自己不如人,,至于為何沒有功名,,這首《黃河》可視為他的解答。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阿膠有澄清濁水的功能,羅隱卻說不要把阿膠倒進黃河里了,,這是徒勞的,。為何徒勞?“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意思是說,黃河能直通天上,,是因為它“曲”,;河水在源頭處,就已經(jīng)渾濁不堪——黃河并非出自昆侖,,此處的昆侖代指黃河源頭,。這兩句表面說黃河,,其實暗指當時朝政不清,平民想要地位上升,,需要使用不正當?shù)氖侄巍?/p>
“高祖誓功衣帶小”,,用了漢高祖的故事。漢高祖平定天下后跟功臣們發(fā)誓:要等到黃河像衣帶那般小,,你們的爵位才失去——黃河不可能像衣帶那么小,,劉邦的意思是你們的爵位永遠不會失去了。此處暗指既得利益集團牢牢把控社會資源,?!跋扇苏级房烷遁p”,仙人喻指當權者,,所謂占斗,,是用步法導出星辰的方位。這句是說,,那些攀附權貴之人紛紛得以飛黃騰達,。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傳說黃河500年一清,“河清”比喻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羅隱干脆說,,三千年后都不必勞駕黃河來報太平了,因為河水不可能會清,。
這首詩句句在寫黃河,,但句句如刀,刺向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寫法巧妙,,的是好詩。羅隱科舉失意,,未必全是政治的原因——敢于傲視權貴的人,,大概在哪個時代都很難得志,然而這恰恰體現(xiàn)了士人的可貴,。詩不是史,,羅隱此作不能等同于晚唐的政治現(xiàn)實,然而狂者痛筆,,尤其是衰亂之世的這種激響,,最可警人,在任何一個時代里,,都極具傾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