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開始,,瑞典政府連續(xù)實施5輪減稅計劃,,并廢除了財富稅,,刺激消費增長。但這不足以從根本上動搖瑞典的高稅收高福利制度,。
全球最大家具零售商宜家(IKEA)創(chuàng)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在躲避祖國瑞典高稅收制度42年后,,終于在瑞典交納了第一筆個人所得稅——600萬克朗(約人民幣439萬元),,約占他2014年1770萬克朗總收入的33.89%,。稅率相當嚇人。
瑞典是一個高稅收,、高福利的國家,,總稅收在國內生產(chǎn)總值中所占的百分比達到50%左右,其中個人所得稅又占到瑞典政府總稅收收入的50%,。瑞典人月入超過6000克朗(約人民幣4390元)就要納稅,月入超過2萬克朗(約人民幣15000元)需要繳納25%的個人所得稅,,最高納稅稅率超過50%,。
瑞典是一個讓富人恨、讓老百姓喜愛的國家,。從1973年起,,坎普拉德就毫不猶豫地離開了瑞典,,不愿意接受祖國的高稅收制度,從1976年起定居在瑞士,。
宜家前高管約翰?斯特內博評論坎普拉德稱,,老謀深算的坎普拉德精于文字,卻偽裝成閱讀困難癥患者,;英語流利卻在媒體面前故意秀一口蹩腳口語,;只是偶爾喜歡小酌兩杯,卻偏偏對外宣傳酗酒成性,。
坎普拉德尤其精于計算,,是成本控制高手。他在盧森堡注冊的控股公司2010年實現(xiàn)了25億歐元的利潤,,卻只繳納了4.8萬歐元的稅,,曝出“盧森堡稅收丑聞事件”。而據(jù)宜家2014-2015財年數(shù)據(jù),,宜家在全球28個國家328家賣場實現(xiàn)了319億歐元的銷售額,。按照這個數(shù)字,坎普拉德向瑞典交納的稅收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瑞典的高稅收高福利政策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瑞典人請病假可以拿90%的工資;在家照管生病的子女,,可拿80%的工資補貼,;即便不工作,每月也可領到6000克朗的社會救濟金,;而加班和兼職的收入?yún)s要納稅,。
瑞典人認為,為維持瑞典著名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制度和社會和諧,,高稅收是一種能夠接受的代價,。這種制度的頑固性根植于瑞典國民對平等的追求。
不單是瑞典,,在任何其他國家和社會中,,稅收政策一肩挑起了公平和效率。過度傾向于公平,,實行高稅率,,就必然打擊效率;過度傾向于效率,,實行低稅率,,就必然打擊公平。而普通百姓的人口基數(shù)遠遠大于富人,。
法國左翼奧朗德政府曾試圖向法國富人征收“富人稅”,,年所得逾100萬歐元(約人民幣683萬元)的部分需繳納75%的所得稅,。但在2013,、2014年間,,只征收到4億歐元稅款,,引發(fā)的災難性后果卻是法國首富、路威酩軒集團(LVMH)老板貝爾納?阿爾諾,、著名演員克里斯蒂安?克拉維耶和熱拉爾?德帕迪約等大批富人逃離法國。2015年,,法國政府被迫廢止“富人稅”拯救疲軟的經(jīng)濟,。
坎普拉德向瑞典高稅收制度妥協(xié),,可能有愛國成分,,但更多是一種內心的渴望:在巧妙避稅后,,愿意在年老時承受一定的稅收成本回歸故土,。2011年,坎普拉德的妻子去世,。兩年后,,他回到瑞典生活,。但同時,他通過設立慈善基金等手段,,對自己的財產(chǎn)進行了合理的避稅處理。
坎普拉德始終是個精明的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