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好采訪《寒戰(zhàn)》系列兩位導(dǎo)演的那天,陸劍青導(dǎo)演的航班突然取消了,。于是,,以前接受采訪時形影不離的兩人,這次分開接受了采訪,。
我見過的導(dǎo)演們,多多少少總有點文藝青/中年的氣息,?;虬詺猓驉烌},,或清高,,起碼也會穿得慵懶,或者在常見衣物中加一兩件不一樣的小配飾,。畢竟,,這是一個需要彰顯個性的職業(yè)。但梁樂民和陸劍青不大一樣,,他們太正常了,。發(fā)型、眼鏡,、襯衣,、布褲、運動鞋,、手表,,都是最正常的款式。下一刻,,你覺得他們就該走進(jìn)寫字樓的IT公司去上班了,。
他們說起話來也和煦,采訪中不時地感謝各方,卻讓你不覺得是場面話和客氣,。
他們的第一部電影上映時,,兩人已過40歲。跟不停涌現(xiàn)的80后,、90后導(dǎo)演比起來,,遠(yuǎn)算不上年輕。之前,,梁樂民做了17年美術(shù)指導(dǎo),,陸劍青做了17年副導(dǎo)演。再之前,,梁樂民是做室內(nèi)設(shè)計,,陸劍青做過場記、辦公室助理,、裁縫,。
17年的劇組經(jīng)驗留給他們的深刻印跡之一是,他們時時刻刻記著拍電影時每一秒都要花很多錢,。所以,,《寒戰(zhàn)》劇本的第一版里,沒有任何動作場面,。因為他們?nèi)胄袝r就知道動作場面有多貴,,銀幕上播幾秒,可能銀幕下拍幾天,。為了劇本實現(xiàn)的可能,,不能寫武戲。直到老板確定了要拍,,并覺得加動作更好賣,,兩人才努力加動作戲。
他們還總惦記著要跟觀眾有互動溝通,,而不只是我手寫我口,。《寒戰(zhàn)》剛開場不久,,一個開寶馬車的醉酒男撞在了電線桿上,,警察要抓他,他不停說,,“你知不知道我uncle是誰,?他是大法官?!贝撕筮@人再沒出現(xiàn),。到了《寒戰(zhàn)2》,,周潤發(fā)出場時趕不爭氣的侄子回老家,這個很快閃過的侄子就是第一部里的醉酒男,。我問為何這樣安排,,觀眾很可能都看不出來。梁樂民說:“有的觀眾會看到的,。我們要留一些東西給觀眾在網(wǎng)上評論,。有人看到指出來,觀眾就有期待了,,給觀眾一個參與的感覺,。”我暗暗感嘆:除了戲里,,戲外也得留有心機啊,。
兩部《寒戰(zhàn)》相隔4年。兩位導(dǎo)演都提到的是,,這4年香港的幕后人工漲了30%,。而在內(nèi)地拍攝,有些便宜,,有些不便宜,,因為算法有所不同。比如內(nèi)地攝影組按月算錢,,拍20天,、30天都算一個月的錢,拍得久了劃算,。而香港攝影組按天按小時算錢,每天都要定接下來用哪些機器,,拍久了很貴,,拍得短劃算。再比如搖臂,,是內(nèi)地攝影組的基本配置,,機器加操作的6個人工都可以隨時調(diào)用,不用的時候可以歇著,。而在香港,,搖臂要每天另算錢,還要提前預(yù)約,,申請很久,,當(dāng)天才說要用,很可能調(diào)不過來,。
我覺得蠻有趣的是,,兩位如此務(wù)實的導(dǎo)演,拍出的戲卻在戲劇的套路之外加入不少理想主義的東西。
作為看香港警匪片長大的一代,,我還跟他們聊了不少拍警匪片的事,。原來,香港只有一家公司有專門的牌照,,可以提供真的警服和拍戲槍械,,香港拍警察戲都得去找它。公司還會每次派人來拍戲現(xiàn)場看著,,防止發(fā)生意外,。每次拍之前,還得去警務(wù)處公共關(guān)系科申請備案,,讓他們知道今天這里要拍幾個警察,。
還有,在上世紀(jì)90年代,,香港警匪片最輝煌的時候,,真的有許多警界的人加入了影視圈。梁樂民和陸劍青就是在那時候攢下了許多警察朋友,。這些人后來成為拍《寒戰(zhàn)》時的智囊團(tuán),。
《寒戰(zhàn)》系列里,警察的第三代指揮及控制通訊系統(tǒng)出了問題,。這個系統(tǒng)是真實存在的,,并且是香港警務(wù)處的一大政績,2005年投入使用,,并得了許多獎項,。《寒戰(zhàn)》放映后,,香港前保安局長在網(wǎng)上寫系列影評,。其中說到一點,電影里警察胸口的通訊器可以定位,,是假的,。梁樂民笑說:“我們真從前線警務(wù)人員那里知道的,通訊器可以定位,。但人家也有自己的立場,,可能他覺得會危害到前線警員的安全。我們尊重他,??磻蚩吹秸娴那氨0簿珠L出來,我們也蠻開心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