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雜志決定做一期“‘9·11’十周年”封面,,派我和兩名同事Z君和W君前往美國采訪,其中政治人物選定了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nski),,他是美國當代著名的地緣政治學(xué)家,、美國政府重量級智囊之一。他的名字長而拗口,我私下稱他為“布熱”,。
采訪布熱那天,,華盛頓氣溫驟升,,我們躲在賓館的空調(diào)房里,,上午完善采訪提綱,中午開始梳洗打扮:Z君翻出一身大學(xué)畢業(yè)找工作時買的藏青色西裝,,這身西裝他說只穿過兩回,, 另一回是在他的婚禮上;W君將兩枚袖扣飾在襯衫袖口,,拎出那件一路用衣架撐著的咖色ZARA西裝,;我則從背包中拽出一件皺巴巴的白襯衫。一番折騰后,,Z君糾結(jié)要不要打領(lǐng)帶,,W君覺得混搭的牛仔褲少了條腰帶,他借用我的腰帶試了試,,首尾相差10公分,,最后二人放棄了領(lǐng)帶和腰帶,我站在鏡子前為他們拍了張喜笑顏開的合影,。
正午時分,,我們走出賓館,滾滾熱浪洶涌襲來,,大街上空無一人,,只有我們一身“正裝”站在炎炎烈日下等出租車,汗大把大把流下來,。
提前40分鐘,,出租車把我們載到布熱辦公室對面的餐廳。餐廳里坐滿了食客,,說笑聲與杯盤聲不絕于耳,,炸雞味烤腸味彌漫四周。我們找了個角落坐下,,各自點了一杯飲料,,Z君從背包里掏出英文采訪提綱,在嘈雜的背景聲里字正腔圓地念著一個又一個問題,,他雖然長于政經(jīng)報道,,但用英文采訪并不多;在美國念過書的W君看上去略顯輕松,。由于采訪時間有限,,他們商量好彼此的分工,并囑咐我注意提醒他們時間,英語不靈的我有些茫然,。
布熱準時接見了我們,,一排書架把辦公室隔成辦公區(qū)和會客區(qū)。他坐在靠窗的一把美式老虎椅上,,一身白色條紋西裝,,稀薄的銀發(fā)向后梳著,鼻尖下壓,,目光如炬,。我們?nèi)顺拾氚鼑畡荩以谥虚g位置拍照,,W君和Z君分坐左右,。布熱將身體靠在椅背上,一只胳膊支在扶手上,,攥著拳的手撐住半邊臉,,一條腿高高蹺起架在另一條腿的膝頭上,露出黑色的高腰襪,。他用鷹一般的眼睛將我們牢牢鎖住,。
Z君首先提問,取景器里的布熱,,兩條眉毛漸漸向中間靠攏,,他突然打斷提問說了句什么,W君解釋說,,布熱希望問題直截了當,。我把目光移向他身邊的桌幾,上面立著一個地球儀,;旁邊的黑色鏡框里是某次白宮幕僚會議的照片:布熱蹺著二郎腿坐在奧巴馬旁邊,,對面是鮑威爾;桌幾下放著一把帶刺的木柄流星錘,。接下來W君發(fā)問,,我聽到布熱冒出一句“Pardon?”我在相機后面安全地看著布熱,,好奇 83歲的他為何能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變,。布熱看了看手表,像是在提醒我們時間不多了,,而我們的問題似乎才剛剛展開,。
40分鐘后,布熱宣布采訪結(jié)束,。在他起身為同事簽名時,,我注意到那只始終撐著腮的手里攥著一張?zhí)羌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