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劉嘉玲之前先采了趙雅芝,,站在門口不敢進(jìn)去,暗罵自己太慫,,明明采了那么多明星了,,怎么偏偏就挪不動步,。在電梯間裝模作樣寫提綱,,心里默念冷靜快冷靜,,淡定快淡定。當(dāng)記者也快三年了,,心撲通撲通響這還是第一次,,那扇門,仿佛背后隱藏著什么神秘而強(qiáng)大的力量,,或許是童年白蛇留下的陰影,?倒是第一次難得地感受到了“偶像”的感覺。
第二天見劉嘉玲反而好多了,,采訪前一個小時通知取消,,心里其實暗暗松了一口氣——隔著屏幕都覺得拒人千里,坐到面前還得了,?一小時后車開到樓下,,被催得抓著提綱就往外跑,一直到房間門口了還暈暈乎乎,,等緩過神來,她已經(jīng)在長排沙發(fā)上笑著跟我問好了,。
唔,,怎么說呢,,明明是笑著,但氣場就是那么強(qiáng),。眉毛不太多,,順著眉型上妝,顏色一深,,凌厲氣息就往外冒,,往外三分之二處向下一折,與眼睛輪廓最高處剛好交疊,,一抬眼,,一挑眉,氣場來了,。微微往上勾的眼角,,大小適中的鼻子,笑起來剛好和眼珠連成直線的嘴角,,無一不讓這張美而精致的臉添了一股威嚴(yán),。幸好有笑起來貼在嘴邊的梨渦,淺淺的,,淡淡的,,散發(fā)出一絲嬌羞柔和的氣息。
說到氣場,,劉嘉玲一直擔(dān)心這個問題——她從來沒覺得自己有氣場,,但每個人都說她氣場十足。這并不是個褒義詞,,至少意味著距離感,。所以她現(xiàn)在努力讓對方感覺不到自己的氣場,最好再感覺到一點兒親切與柔和,。這是個很難完成的任務(wù),,她的氣場早已由閱歷累積并深埋骨髓,一舉一動散發(fā)出來,,不緩不急,,綿綿不絕。所以她那些讓人放松的舉動,,笑容也好,,肢體語言也好,最多只會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親和力的氣場十足的人,,而不是一個高冷的氣場十足的人。
劉嘉玲是最早一批“北姑”,,她直言不諱說自己年輕時很土,。其實以她的家世,,哪里至于土呢?江南的女子,,吳儂軟語,,極盡婉轉(zhuǎn),生活精致,,一舉一動都是修養(yǎng),。要說土,不如說是與香港的氣質(zhì)不符——水鄉(xiāng)的舉手投足放到香港,,難免有些小家子氣,,加上鄉(xiāng)音,加上明顯與他人不同的面容,,格格不入,。她年輕時的痛苦大概在于,做自己,,還是成為一個香港人,。對于不到15歲的少女而言,這幾乎是決定人生走向的重大抉擇,。
這種掙扎她并沒有太顯露,,無線劇集也好,早期電影也好,,如她所言只是工作,,當(dāng)然是沒有半點展現(xiàn)余地的。一直到《阿飛正傳》,,她才在王家衛(wèi)調(diào)教下把自己的特質(zhì)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滿是煙火氣,、因身份不得不市井卻不忘精致、對一切有堅持但肯屈服,、知道自己要什么,。
她的無助也是有展現(xiàn)的,《東邪西毒》里她飾演桃花,,站在水里,,臉上光影明滅,抬眼,、捋發(fā),、流淚,連臺詞都沒有,,悲傷卻隨著水聲流到心里,。連劇本都沒有的戲,她在想的,,大概是平日的孤苦與無奈吧,。
我們通常習(xí)慣把所有改變歸因于時間,,這很簡單,也很真實,。時間交付劉嘉玲的,是越來越與容貌相稱的秉性——大氣的,、硬朗的,、勇敢的、坦蕩的,。她身上已經(jīng)看不出那種無奈了,,倒不是因為有了梁朝偉,她也選擇了一條路,,和同輩女星淡出江湖不同,,她還在原來的路上行走著,沒了青春時的尷尬與無奈,,只剩下塵埃落定的滿足與自如,。
也是,滿身風(fēng)雨都走過來了,,還怕什么呢,?還求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