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紅茶,,被譽為鑲著金邊的女王,。提起紅茶,,人們最津津樂道的就是1986年英國女王訪華時,曾提出要去祁門購買她鐘愛一生的祁門紅茶,。雖然那次女王沒有親自到訪祁門,,但祁門紅茶最終被作為國禮,贈送給了女王,。
這種英國女王喜歡的紅茶,,產(chǎn)自皖南大山深處的祁門,而采摘它的是一群平均年齡 60 歲左右的中國大媽,。今年春天,,祁門紅茶的核心產(chǎn)區(qū)歷口茶園,氣溫比山外偏涼一點,,櫧葉種的老茶樹生長緩慢,,直到4月8日,才開始“頭采”,。
經(jīng)過一年的養(yǎng)分沉淀,,這些頭采茶芽尖肥厚嫩美,經(jīng)由繁復(fù)工藝和資深茶師們的生花妙手之后,,將成為今年最好的祁門紅茶,。這些茶葉在過往的很長時間里多半用于招待外賓和當作外事禮品,因而級別名稱也直接以“國禮”相稱,。因為英國王室的青睞,,價格貴,當?shù)厝朔Q其為“女王茶”,。
祁門茶樹生長于山塢深谷中,,機械難以到達,適宜的溫度下,,新芽長勢喜人,,一天一個價,必須及時采摘,。一山之隔的江西浮梁,,是祁門采茶客的重要來源地。每年3月底,,64歲的高桂枝就開始在浮梁鎮(zhèn)上留意能出門采茶的大姐,,“年輕的出去打工了,年紀大的在家?guī)O子,,能干活的人不好找噢,!這些大姐年紀雖然大了點,但吃過苦,,干活都是一把好手,,今年老板還給了保底
工資,一天 100 元,,干得好能拿 130,、140元,住宿條件也比往常好了點,,她們還是很開心的,。” 為了照顧這些好不容易請來的采茶客,,高桂枝被茶園請來燒江西口味的飯菜,,保證大媽們吃飽吃好。
“孫子大了,,在家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出來干點活,,人多熱鬧,”聽說自己摘的茶是“國禮”,,梁秀英樂壞了,,“我以前是個廚子,燒的飯鎮(zhèn)上人都說好吃,。老了,,采個茶還給女王喝,檔次上去嘞,?!?/p>
59歲的鄭奀菊是第二次來祁門采茶,一口地道的土話必須經(jīng)過其他人的翻譯才能聽懂,。鄭奀菊話不多,,采茶時,她喜歡隨身帶著一個收音機,,放到熟悉的歌曲,,偶爾還會扭幾下。淡定的表情,,稍稍有點僵硬的肢體,,經(jīng)常被其他大媽起哄,“再來一個,!再來一個,!”
走路一瘸一拐的汪冬機,是歷口茶園雇用的場地管理員,,去年不小心從高坡上摔了下去,,在醫(yī)院住了兩個月,到現(xiàn)在走路還不利索,?!皻v口茶園標準高,不給施農(nóng)藥的,,每年七八月最熱的時候,,我們就要上山挖草,老話講,,七挖金,,八挖銀,最熱的時候把雜草翻到深土里作養(yǎng)料,,來年茶葉才會長得好,。”今年分配任務(wù)時,他負責后勤,,本是不用上山的,,但是最近氣溫上升太快,茶葉長勢很猛,,老汪也不得不跟著上山搭把手,。
“這茶金貴著呢,得抓點緊,,當年土地流轉(zhuǎn),別的地方只要 600 元 /畝歷口茶園要2000元/畝,,貴了整整三倍,。上次去城里的祁紅博物館,我們這里產(chǎn)的女王茶,,4兩多裝在一個小盒盒里,,就要萬把塊錢,算起來一斤兩萬多,,嘖嘖,,英國大姐家真有錢!被太陽曬了一天的老汪,,嗓子疼得厲害,,順手采了幾片茶葉,放進嘴里嚼嚼,。
當然,,老汪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老外都喝得起兩萬多的奢華“國禮”他們雖然鐘情祁門紅茶,,但在采購茶葉時,,通常首先會要求茶葉價格不能太高,對茶葉包裝的要求也遠遠沒有中國消費者高,,所以,,祁紅的大宗出口多半是三級、四級茶葉,。在此之上的二級,、一級、特茗,,多半被國人消費掉了,。
茶客住在山邊的一棟三層民房里,房子主人已經(jīng)在外地買房,,房屋閑置
茶葉青草下山后,,要經(jīng)過萎凋、揉捻、發(fā)酵,、烘干等十幾個小時的初制程序,,加工后的茶葉,被稱為“紅毛茶”,。然后,,經(jīng)過初抖、分篩,、打袋,、飄篩、撼篩,、手揀,、拼配、補火,、勻堆等十幾道精制工序,,一份真正的祁門紅茶才能完美呈現(xiàn)。圖為發(fā)酵后的紅茶
63歲的章金花(左),,和65歲的王先菊,。
64歲的梁秀英(左)和62歲的王金秀。
65歲的陳桂芝(左)和63歲的余水枝,。
69歲的章先云(左)和64歲的高桂枝,。
傍晚5:30,茶客們結(jié)束了一天的采摘,,開始回駐地,。
被太陽曬了一天的老汪,嗓子疼得厲害,,順手采了幾片茶葉,,放到嘴里嚼嚼。
大媽們住得都很簡陋,,用紙盒鋪在地上,,然后鋪上被子,每年都是這樣,,她們已經(jīng)習(xí)慣,。
往年茶客都是按天付工資的,今年改成基本工資加計件兩結(jié)合,,因此收工后采摘的茶葉都要排隊稱重,。
一個采茶的大媽將飲料瓶裝滿水,拴在腰上,,用來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