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樹挺秀色,深心交沍陰,。
朔風一以至,,琤琤傳遠音。
豈畏歲時晚,,幽獨委空林,。
但恐春華發(fā),無復霜雪心,。
——汪中《嘉樹》
汪中,,字容甫,生于揚州,,是乾隆年間的著名學者,,在經(jīng)學、子學以及文學等領域的成就都很高,。他與著名詩人黃仲則是好友,。兩人的性情很接近,都非常狷介,、自負,,容易與人不和,為此吃了許多苦頭,,但終生不變高傲之性,。不同的是,,黃仲則幾乎把畢生精力都放在寫詩上,而汪中在三十歲后就不怎么寫詩了,,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做學問上,。
當然,這并未妨礙汪中在辭章方面的成就,。汪中所長在文章,,尤其是駢文,寫得那叫一個漂亮,。他是學六朝有得的,,無論是寫自己的身世(《經(jīng)舊苑吊馬守真文》),還是寫他人的命運(《哀鹽船文》),,都真氣搖蕩,,動人心魄。
可以說,,汪中的文章,,絲毫不遜色于《文選》所收錄的經(jīng)典之作。他的駢文,,非獨是清代一流,,即便放在整個古代文學史上看,也是頂尖的,。每讀汪中筆下的優(yōu)美文辭,,驚嘆的同時又驚覺到,近百年來,,人們喜歡編寫文學史,,然而常常采用一些極其粗線條的敘述,這種做法,,實在是遮掩太多珠玉了,。
與駢文相比,汪中的詩稍顯遜色,。題材狹窄是弊病之一,。這跟汪中的身世密切相關。汪中幼年喪父,,由母親拉扯大,,家境相當貧寒。早年的他有志于科舉,,在應舉人群中的呼聲也很高,,然而很不幸,他在兩次重要的科場考試中都不順利。這種遭遇,,有他自身性情狷介,、得罪了主事者的原因。自此之后,,汪中斷絕了仕進的念頭,,飄轉各方,寄食于地方要員門下,,充當幕僚,、書記官這種角色。晚年主持文宗閣《四庫全書》???,生活稍微好轉一些,但很快就去世了,。
長期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對于汪中來說無疑是痛苦的。所以在詩文里,,他很喜歡悲慨自己的身世,,以致詩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逐食”“乞食”“窮餓”之類的語言,令人難以卒讀,。這種筆調,固然很真,,但也著實是太重,、太大了,這類作品是不必多,、也不能多的,。一旦多了,就稀釋了沉摯之情,,反而不好了,。以杜甫這樣的身世,有一首《登高》(風急天高猿嘯衰)就夠了,。從這一方面看,,汪中30歲后不怎么寫詩,未必是一件壞事,。
這一首《嘉樹》,,是現(xiàn)存的汪中詩集里面,比較罕見的英挺之作,。沍(hù)陰,,是天氣陰晦、積凍不開的意思。琤琤(chēng)是象聲詞,,形容清脆的聲音,。幽獨,指的是寂靜獨處,。這首詩寫的是一種樹木,,在不好的形勢(寒冬)下,反而更具美感,,這使得詩人擔憂春天到來后,,樹木還是否繼續(xù)保持美質。
這種寫作技巧,,當然并不新鮮:寫樹木只是詩的表面,,骨子里是在寫人。所謂嘉樹,,實際上是詩人對自己的生命期許,。這首堅挺的詩,在汪中的詩集里顯得獨特,,但能說明汪中生命質地的文字,,恰是此作,而非那些多愁善感之言,。
汪中是孤芳自賞之人嗎,?事實上絕非如此。他狂言罵世,,不大看得起人,,這沒錯,但另一方面,,他對那些真正有才學的人,,譬如錢大昕、王念孫,、段玉裁,,都是推崇備至的,可見“謙己樂善”(阮元語)的品性,。唐人韋應物有詩“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意謂民多疾苦,,自己卻安然領著政府的俸祿,,心中有愧。汪中評價此詩時說:“詩人不可無此胸次,?!边@句話,,可與汪中那些悲天憫人的作品合看,足顯仁心,。
簡而言之,,汪中狂,不是因為目中無人,,而是由于他不肯與平庸妥協(xié),,哪怕是虛與委蛇之事,都不屑為之,。近世學者黃侃,,寫有《吊汪容甫文》一文,里面這樣評論汪中的身世:“斯由時命之艱難,,未可責以廉貞之節(jié)也,。”
黃侃的意思是說,,汪中坎坷的身世,,是由時命所造成的,不能完全歸咎于他棱角鮮明,。這真是仁者之言,,所謂“仁者愛人”是也。黃侃此言對于今人的意義是:請慎用“情商低”這種說法去評價一個人,,因為對方很可能是名垂青史的天才,,而那些“情商高”的人,早已身與名俱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