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是第一次》的開局非常像去年的大熱日劇《逃避可恥但有用》,,相似的背景和人設,,相似的開局和走向,但很快這個想法就被證明是錯的,。除了日版男主和韓版男主有著腿長和顏值的巨大差異之外,,日劇慣有的甜美,、溫情和小確幸,在韓劇中被洗刷和替換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社會元素,,尤其是從高速發(fā)展的經濟運行軌道上被甩下來的、力不從心的年輕一代的掙扎生活,。
男主角是個35歲,、養(yǎng)貓供樓的IT新貴,換算過來大概是國內BAT的高級產品經理,?;蛐⌒托落J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產品合伙人。他買了首爾的高級公寓,,背上了三十年的沉重房貸,,像不像西三旗、通州和張江忙忙碌碌的通勤男,?連他在劇中的朋友,,都像我們身邊的人,要么是正為一輪又一輪融資發(fā)愁的IT初創(chuàng)公司社長,,要么是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又總是碰不到風口,、根本飛不起來的理想主義小青年。只是根據戲劇沖突的需要,,他急需一個人來分擔高昂的房租,,但這個角色不能是妻子,因為他的設定是個不婚主義者,。
相對男主角來說,,女主角更是普遍意義上的失敗者。年滿三十,、名校畢業(yè),、編劇事業(yè)停滯不前,換算過來大概就是北大中文系畢業(yè)的高材生,,在文化圈完全混不出名堂,,最后還被重男輕女的南部家庭擠兌得連住在自己花錢買的房子里的權利都被剝奪了。她有理想,,愿意為此付出努力,,因為劇情需要,她總是缺少一些事業(yè)上的運氣,,她急需一個房子,,至于合租還是嫁進去,已經是次要又次要的問題了,。
想讓劇好看起來,,首先要設置一個絕對沖突,,放到這部劇里,就是兩個人沒有產生愛情,,但是必須結婚,,無數戲劇沖突和情節(jié)設置,都指向這個設定,。而其中拉開的空間,,可以填進感情的曲折演進和想加多少盡管來的人物。為了他們的愛情破冰前行,,請盡量弄出驚濤駭浪來,。女主角的兩個閨蜜,,雖然職業(yè)上跟她完全不同,,情感模式也有所差異,但看起來更像套用了經典美劇《欲望都市》中的“欲女”薩曼莎與“結婚狂”夏洛特的模式,。當然也有東方表達模式的轉換改造,,但這恰好證明韓劇經過十幾年的學習和發(fā)展,已經將這套西學東漸用得十分純熟,。
相比《逃避可恥但有用》,,顯然韓國這一版不管是“為了省錢我嫁給了房東”還是“IT男和文藝女先婚后戀的幸福生活”,都更接近我們身邊的年輕人現狀,?!督裆堑谝淮巍放鹘堑男蜗蠡蠲撁摼褪潜逼瘻非舐殬I(yè)理想和個人實現的女青年,做著編劇夢和作家夢,,善良清高又桀驁不馴,。而劇中男性角色大多集中在IT領域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他們圍繞產品,、融資和App開發(fā),,關于各種投資風口的討論,也能夠在我們的中關村和望京創(chuàng)業(yè)大街找到同樣的模版,。
只是,,按照韓劇愛情套路的進展,我們都知道男女主人公最終會相愛,,用他們不知道或假裝不知道,、但觀眾卻一清二楚的進程來完成這一早就寫死的程序,可能全天下的愛情劇目都是這樣的套路,,我們沉浸其中,,只是因為現實更加殘酷冰冷,而籠罩著甜美光圈的劇目是疲累身心最后的棲息之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