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檔4年的英劇《布萊切利四人組》終于有了更新,這一次推出的是舊金山衍生篇,。原來四人小組中的兩位又逃開寧靜枯燥的倫敦生活,,來到舊金山繼續(xù)破案,還拉上了兩個美國女性,,四個完全談不上美麗的中老年女性重新組合,,每兩集一個案子,仍然是濃厚的女性主義色彩,。
有豆瓣網(wǎng)友評價說,,同樣是四個女演員,大陸電視劇會講她們宮斗,,美劇么,,她們肯定是因為老公和情人撕來撕去,放到英劇里,,就賦予她們智力,,讓她們當偵探了。說得既對又不對,,美劇里也有女演員相互扶持或職場上的相互守望,,擴展一下到日劇,90年代有一部由深津繪里,、鈴木京香等主演的《法醫(yī)物語》,,就是講述三個女法醫(yī)和一個女警察組成的四人組合是如何每集斷案又分享生活的,收視率不錯,,連續(xù)出了多季,,打破了女性一多不是不倫就是開撕的固有偏見。
但是能讓四個女性不討論愛情,,不爭風吃醋,,不勾心斗角,確實在當下的國產(chǎn)劇中罕見,,似乎只有宮斗和宅斗才能把這么多女性角色塞進去,,讓她們活著,不知疲憊,,歇斯底里又目標模糊,。近期最熱的宮斗劇《延禧攻略》雖然打著“職場教科書”的旗號,,但是智力含量卻看不出一丁點兒。女主角被寫成一個肝火爆棚的復仇小女神,,莽莽撞撞進入紫禁城,,只為尋找姐姐的遇害真相。這個動機不能說是不強烈,,但似乎一眼望穿了,這跟當年《甄嬛傳》中女主角為了查明情郎遇害真相,,只能委身于皇帝,、牢牢抓住最有權(quán)勢的那只手的設定如出一轍。女性困境的解脫最后全都要依賴皇權(quán),,想到這里,,嚇一跳,難道這本“職場教科書”的終極目的是告訴我們:小職員進公司,,除了使用各種手段搞定CEO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這種貌似抬高實則貶低的女性形象塑造方式并不鮮見,武斷一點說,,不管是所謂大女主還是傻白甜,,在國劇平臺上的顯現(xiàn)方式都差不多,只不過是后者愛撒嬌,、前者喊口號的區(qū)別而已,,她們做的沒有說的多,即便是在做,,也多是為自己,。不管是甄嬛還是楚喬,打著大女主的旗號,,骨子里還是瑪麗蘇的那套,,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
?
按照編劇教科書《經(jīng)典人物原型45種》的分類,,“大女主”走的應該是阿爾忒彌斯路線,基本上應該是個女權(quán)主義者,,關(guān)注女性群體大于關(guān)注女性個體,,當然首先她不應該是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大部分當下所謂的大女主并不符合書中的定義,,她們的衣著和妝容過于精細,,個性利己而涼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則被有意無意美化成了“目的明確”,,最典型的是前一陣子熱播的《迷霧》,,女主角談不上有什么人性厚度的理想,,被用更加沒有人性的手段來實現(xiàn)目標,還被視為“大女主”,,有點荒唐,。這種目的性十分明確、個性上沒有脆弱和落點,、對外表要求過高的女性,,在經(jīng)典人物原型中也可能找得到,被稱為“雅典娜”型,,她們認為自己“與其他女性不同”,,她們聰明、勤奮,、對新事物充滿好奇,,而且不管怎樣,她們絕對會是站在男性那一邊,。
所以不管是《延禧攻略》中的令妃還是《甄嬛傳》中的甄嬛,,她們無法不站在男權(quán)的一方,也沒有什么可能在這種絕對不對等的場景設置下表達自己的平等要求,,“大女主”的“大”不應該是站在權(quán)勢頂端而顯得大,,更多的時候,這種“大”意味著廣闊和寬容,、平等與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