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的一座木質(zhì)陋屋里,,“一家人”逐個探出頭來,,試圖望見漫天煙花,但鏡頭里沒有煙花,,良辰美景只是虛設(shè),。這是是枝裕和電影《小偷家族》里的一幕。
《小偷家族》講的是6個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組成家庭的故事,。有人說,,是枝裕和這回揭開了家庭溫情脈脈的面紗,是對他之前所拍電影的一次“反動”,,他不再是家庭的歌頌者,。我覺得這不對,,仔細看看吧,,這些家庭棄兒們都如此希望擁有一個家庭,哪怕是臨時的,。劇中每個人都渴望扮演家庭的某個角色,。當(dāng)這個家庭最后分崩離析,小男孩在公交車上回頭向車窗外奔跑的“父親”說了一句“爸爸”,,就“圓滿”地完成了這個“家庭”在精神共同體上的搭建,。
又有人說,電影表現(xiàn)的是血緣之外的“如家”的親情,,這很新奇,。這并不新奇?!妒ソ?jīng)》告訴我們,,親人關(guān)系是上帝所贈予?!都t燈記》也說,,你爹不是你親爹,你奶奶也不是你親奶奶,。反過來說,,有血緣的親人不一定對你好。最近的新聞里,,江蘇一位溺亡的腦癱兒童,,懷疑是被其爺爺和父親一起推下水中?!缎⊥导易濉防锸裁词切缕娴哪??新奇的是他們在自家地里埋下了自然死亡的奶奶,為了繼續(xù)領(lǐng)取奶奶的贍養(yǎng)費,?!缎⊥导易濉纷钜馔獾牡胤骄褪菍@具埋在某家院子地下的尸體死因的想象,。是枝裕和在媒體上看到不上報老人已死繼續(xù)領(lǐng)取養(yǎng)老金的新聞,這是電影最早的源頭,。他把此種情況推向了極致,。這種基于現(xiàn)實的想象帶來最沖擊人性的一幕,荒誕而并不荒謬,。
《小偷家族》里的每個人,,我們應(yīng)該都視為普通人,只不過他們都有各自的缺陷,。維系他們的有對奶奶的贍養(yǎng)費的依賴,,但他們的精神世界又是彼此依賴的。他們不是電影里類型化的人,,而是復(fù)雜人性的承載者,。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偶然,他們偶然地組成家庭,,跟大多數(shù)人偶然組成的家庭是相似的,。李安說過,世界是無意義的,,拍電影或是做別的事情,,就是找那么一點意義。在這一點上,,世上之人和他們沒什么太多本質(zhì)的不同,。
有人還說,是枝裕和在其電影《無人知曉》之后,,關(guān)注點從底層轉(zhuǎn)入中產(chǎn),,有了《如父如子》、《空氣人偶》,、《海街日記》……《小偷家族》又從中產(chǎn)轉(zhuǎn)入底層,,由此贏得了金棕櫚評委的青睞。這顯然簡單化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小偷家族》里的人,他們的原生家庭大都是中產(chǎn)家庭,。這是底層,,也是中產(chǎn),還是上層問題的展現(xiàn),。是枝裕和憑借《小偷家族》捧得金棕櫚,,日本導(dǎo)演時隔21年之后再獲此殊榮,這是大事,但日本政府在表示贊許方面似乎并不積極,,是枝裕和也婉拒了政府的表彰,。
他針砭了現(xiàn)實,溫情地扎了很多針,??墒牵@些針是拔不出來的,,這是人的困境,,生而為人,這些困境就永遠存在,。藝術(shù)提出問題,,不必負責(zé)解決問題。這不是絕對的虛無主義,,提出問題便是于虛無中獲得不多的一些希望,,盡管這些希望如浮萍,來去無蹤,。
《小偷家族》里每個人物的背景介紹都是不完整的,,只有一些線索,留下了空間,,每個人都需要參與其中,按照個人的經(jīng)驗和想象去做補充,。
在電影院里,,我聽到了來自后排的至少半小時的呼嚕聲,還有,,不知哪家的熊孩子跑來跑去捉迷藏,。電影結(jié)束之后,許多人說看不懂,。電影里有一句臺詞——“生下了小孩,,自然就是母親么?”擴展說去:有了家,,我們就明白家么,?都是人,我們就真正理解人的情感么,?我覺得,,對人本身有興趣的人,得看看這部電影,,學(xué)著了解這部電影,,就是了解人本身。東京那座不起眼的陋屋里,裝著整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