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懷喜歡打橋牌,,“派完13張牌之后,,已經(jīng)成定局,,盡你所能去打到最好,。不像打麻將,,雖然盡你所能,,但人家好手氣也沒辦法,每一圈輪到你摸的那張牌,,都可以改變命運,。”
在人生的前半段,,鄒文懷將技術(shù)運用到了極致——作為邵逸夫在香港招聘的第二個工作人員,,他在邵氏電影公司(以下簡稱邵氏)工作13年,參與了邵氏崛起并一家獨大的全程,,由最初的宣傳主管成為實際上的最高權(quán)力者,。
離開邵氏后,鄒文懷開創(chuàng)嘉禾影業(yè)(以下簡稱嘉禾),再次以小博大,。這家僅投資200萬港幣成立的,、“蚍蜉”一般的電影公司,在他一輪輪操作下,,成功撼動了邵氏兄弟這棵大樹,。鄒文懷挖掘了李小龍、成龍等功夫巨星,,招攬許冠文兄弟,,開創(chuàng)香港搞笑片和動作喜劇電影先河。同時將西方流行的“獨立制片人制度”本土化,,并拍攝了一系列西部片,。在他的努力下,嘉禾終結(jié)了邵氏自1964年以來一家獨大的局面,,在70年代后期成功與其分庭抗禮,。
兩家電影公司交替吹奏著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號角,武俠電影創(chuàng)造者,、導(dǎo)演張徹在《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中評價:“邵,、鄒二人都頭腦優(yōu)秀,有魄力,。無邵逸夫的勤奮,,香港電影不能如此‘高速起飛’,形成繼好萊塢之后的‘制造夢境的工場’,;無鄒文懷的善于放權(quán),,不能從工場解脫而迅速建立獨立制片人制度,在工場衰落后,,香港電影就不免會有一個時期處于低潮,,如美國、日本,。兩人先后相承,,維持了香港電影二十余年的繁榮局面,不得不說是‘氣運’,?!?/p>
人生的后半程,技術(shù)沒能敵過運氣,。1997年亞洲金融風(fēng)暴席卷香港,,電影行業(yè)遭到重創(chuàng)。他投資地產(chǎn)痛虧3億,。嘉禾影城地皮也在此時被政府收回,。
2011年4月,,TVB賣給“殼王”陳國強,邵逸夫時代結(jié)束,。鄒文懷則更快一步,,2007年已將全部股份拋給橙天,徹底退休,。兩人的恩怨隨著時局變化已成往事,。
退休后,鄒文懷依舊關(guān)注影視行業(yè),。在2011年接受采訪時,,他稱香港電影業(yè)已走出低迷,頗帶英雄遲暮地感嘆“如果我年輕二十歲,,一定能重振香港電影”,,又迅速自我開解:“我已經(jīng)做了我要做的事情?!?/p>
曾有記者問鄒文懷,,如果有人把他的一生拍成電影,他最介意的會是什么,?他說,,“我覺得會是一個很沉悶的電影?!倍?,這部當(dāng)事人口中的“沉悶的電影”落幕——2018年11月2日,鄒文懷在香港去世,,享年91歲,。
?
邵氏”二號人物”
鄒文懷在香港出生,當(dāng)時香港還是殖民地,,父親一直要求他回大陸念書,。13歲,鄒文懷和母親,、弟弟、妹妹一起搬到上海,,直到1949年大學(xué)畢業(yè),,他才回到香港,成為一名記者,。
“那個時候念新聞主要還是想做報紙,,畢業(yè)了有辦法的話就開報館,在上海一直開,,從上海,、蘇州一連串開報館。”高中時,,他已經(jīng)出了《體育周刊》,,公開售賣。
?
電影《唐山大兄》
?
在香港做記者工資不高,,為了養(yǎng)家,,鄒文懷身兼7份工作。50年代末,,經(jīng)老師吳嘉棠推薦,,鄒文懷來到尚未掛牌的邵氏兄弟上任。他對邵逸夫提出惟一要求:宣傳部門的所有職員由他決定,。進入邵氏后,,鄒文懷成為宣傳主任,并將何冠昌,、蔡永昌及梁風(fēng)等好友拉入邵氏,。邵逸夫主管發(fā)行和行政。剛進公司,,鄒文懷連貼海報都做不來,。邵逸夫的要求是:“第一,學(xué)會放映機,;第二,,貼海報;第三,,挑照片,,劇照、宣傳照,?!?/p>
進公司以后負責(zé)宣傳的第一部電影,鄒文懷看完并不滿意,,“我應(yīng)該怎樣去宣傳這個我不喜歡的電影,?”邵逸夫告訴他:“你只要說它好,導(dǎo)演他們都說它好,?!眳羌翁母嬖V他:“你不能碰到難的事情就跑掉,說你不行,。你一定要做下去,。”他這一做就是13年,。
?
電影《半斤八兩》
?
此時,,與邵氏競爭的是邵逸夫老對手陸運濤的國際電影懋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懋),。當(dāng)時電懋將張愛玲、《清宮秘史》的編劇姚克等人招致麾下,,大多數(shù)一線明星也全部跟陸運濤有合約,。
白手起家的邵氏沒有一位明星,邵逸夫與鄒文懷將當(dāng)時與“電懋”簽有長約和“部頭約”的演員細細梳理了一遍,,目標鎖定其中最紅的女星林黛,。林黛當(dāng)時被電懋嚴密控制,其他電影公司若想約見林黛,,都頗費周折,。鄒文懷把電話打到林黛私宅,以邵逸夫名義發(fā)出邀約,。在飯桌上,,邵逸夫開出了電懋雙倍的薪水,林黛加入邵氏,。
除了林黛,,鄒文懷還重金從電懋挖走導(dǎo)演岳楓、陶秦,、嚴俊以及當(dāng)紅小生陳厚等,。他還向邵逸夫提出重點拍武俠片,并拍出拳拳到肉的真實感,。他讓當(dāng)時不得志的張徹擔(dān)任導(dǎo)演,、新人王羽飾演男主角、作家倪匡擔(dān)任編劇,,完成了《獨臂刀》,。電影上映后反響巨大,票房過百萬,。王羽,、張徹一戰(zhàn)成名,“邵氏武俠”時代自此開創(chuàng),。
?
電影《師弟出馬》
?
邵氏不斷上升,,兩家公司纏斗得不可開交,漸漸演變?yōu)閻盒愿偁?,甚至三番四次為搶映檔期臺前幕后傾巢出動,。張愛玲和易文一編一導(dǎo)開拍《紅樓夢》,邵氏得知后,,隨即利用兩間片場在極短時間內(nèi)趕出由樂蒂主演的另一版《紅樓夢》,并于1962年8月12日搶閘公映,,令電懋的拍攝計劃陣腳大亂,,不得不取消制作,。得知電懋拍攝《梁山伯與祝英臺》,邵氏調(diào)集人馬拍攝黃梅調(diào)《梁?!?,并找來凌波反串梁山伯。這部戲從開拍到關(guān)機只用了半個月,,鄒文懷抓住反串的噱頭大肆宣傳,,吊足了外界的胃口——這是邵氏和電懋首次發(fā)生正面題材撞車的“雙胞案”。
類似戲碼此后數(shù)次上演,,鄒文懷回憶,,“開頭是你拍你的、我拍我的,,后來競爭得太厲害了,,就來‘雙胞胎’這一套了,可以說是惡性競爭,,不過像效果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一些人認為兩敗俱傷,因為打得很慘,,日夜不停地趕工去做,,也到處打聽,你的片子進度怎么樣,,我怎么樣,,趕趕,總會到最后大家一起完成,。那個時候簡直是大家都差不多不眠不休,,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大部分拍的時間都希望趕上,,7天里邊把所有要緊的東西都拍到,,當(dāng)然前后還有很多籌備工作,所以那個時候是很熱鬧的,?!?/p>
在陸遠濤等人遭遇空難后,電懋受到重創(chuàng),,邵氏一家獨大的局面形成,。
邵逸夫、鄒文懷共同管理之下的邵氏,,熱衷大投資,、大制作,拍攝彩色寬銀幕電影,,鄒文懷提出建立大片場制度,、引進演員合同制,、采用流水線工作方法,邵氏越做越大,。全盛時期的邵氏擁有15個廠棚,,邵氏員工最多時有1700余人,還不計合約導(dǎo)演,、演員在內(nèi),。步行穿越邵氏影城,最快也需要40分鐘,。
此時,,鄒文懷已在邵氏奮斗十多年,逐漸掌握了大權(quán),,總經(jīng)理周杜文只管發(fā)行,,無涉技術(shù),鄒的工作范圍遠非“宣傳部主任”的頭銜所能及,。張徹說:“在邵氏有很多職位和權(quán)力不相符,,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鄒文懷,他雖然是宣傳主任,,但實際上卻是邵逸夫一人之下,、眾人之上的‘二號人物’。邵氏事無巨細,,無不先通過鄒文懷,,或由他親自處理,或經(jīng)他才上達邵逸夫,,所以似乎任何職位,,都不能體現(xiàn)他的實權(quán)?!?/p>
?
嘉禾盛世
1970年,,鄒文懷拉攏了志同道合的邵氏同事何冠昌、梁風(fēng)等人,,對外吸納了臺灣地區(qū)和泰國的資金,,與邵氏的對頭電懋電影公司談攏了電影海外發(fā)行的業(yè)務(wù),用200萬港幣自組嘉禾影業(yè),。
外界傳言,,邵逸夫決意削弱電影投資,加大電視城建設(shè),,以及后來成為邵逸夫夫人的方逸華權(quán)位的上升,,導(dǎo)致邵鄒二人的矛盾一觸即發(fā)。在邵氏工作四十余年的邵氏影城制片總監(jiān)黃家禧此前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說,二人核心矛盾是制片理念發(fā)生分歧,。鄒文懷拍戲只求賣座,,不管制作費。方逸華管財務(wù),,預(yù)算控制很嚴格?!耙驗檫@個問題發(fā)生矛盾,,所以鄒先生就離開了?!?/p>
“人在一個地方呆久了,,總會有想改變的時候。而且,,我跟邵老六其實是同一類的人,。一小片天底下有兩個我們,實在是太擠了點,?!编u文懷事后回憶。
嘉禾成立后,,鄒文懷挖走了替邵氏創(chuàng)下百萬票房紀錄的《獨臂刀》男一號王羽,,拍攝了《獨臂刀大戰(zhàn)盲俠》。邵逸夫以侵權(quán)為名與鄒文懷對簿公堂,,官司費超過100萬港幣,。最終以邵氏獲勝告終,嘉禾被判罰10萬港幣,,并未造成毀滅性打擊,。
1970年,在好萊塢受挫的李小龍希望回香港發(fā)展,。他對香港公司開出的條件是:片酬1萬美金,,拍攝周期不能超過60天,劇本必須讓他滿意,。邵逸夫只給了每部2000美元的片酬,,還需要簽長期合同。
?
鄒文懷(左三)率邵氏影星參加金馬獎頒獎典禮
?
黃家禧記得,,李小龍從美國回來,,張徹就找他試鏡,已經(jīng)打算用他,,但他一部戲要1萬塊美金,。“狄龍和姜大衛(wèi)當(dāng)時才1萬港幣,,狄龍和姜大衛(wèi)已經(jīng)成名了,,還是1萬一部戲,,給了你1萬(美金),狄龍和姜大衛(wèi)怎么辦,?”
鄒文懷得知這個消息后,,派人到美國登門拜訪,還給李小龍開出了7500美元一部的片酬,。李小龍應(yīng)邀拍攝了《唐山大兄》,,上映3周,賺得350萬首輪票房,,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賣座的本土影片,。此后,嘉禾又奉上兩部李小龍主演的電影《精武門》,、《猛龍過江》,,分別在香港取得443萬和531萬港元的票房,連續(xù)刷新了香港票房紀錄,。嘉禾名聲大噪,,也借此打開了海外市場,功夫影片行銷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1973年7月,,李小龍猝死,鄒文懷將有“冷面笑匠”之稱的許冠文拉到嘉禾,,許冠文與弟弟許冠杰拍出《鬼馬雙星》,,最終票房625萬。這部電影打開了香港喜劇片的大門,,嘉禾憑借此片又一次站在了年度票房至高點,。此后,許氏兄弟連拍《天才與白癡》《半斤八兩》等賣座影片,,兩兄弟的社會諷刺喜劇是周星馳之前香港最受歡迎的喜劇影片,,也發(fā)展出無厘頭喜劇的開端。
1974年,,吳宇森加入嘉禾,。1979年,成龍加入嘉禾,,他執(zhí)導(dǎo),、主演的《師弟出馬》票房超過1000萬港幣。此后《A計劃》,、《紅番區(qū)》,、《警察故事》系列相繼問世,這位只能在李小龍的電影里飾演路人甲的演員,成為繼李小龍之后最成功也是最賣座的動作明星,。
1980年代初,,嘉禾進入全盛時期:許氏兄弟的諷刺喜劇、成龍的諧趣功夫片以及洪金寶的將動作,、喜劇,、鬼怪等元素共冶一爐的混合片種……在鄒文懷的帶領(lǐng)下,嘉禾的佳片源源不絕,。
與邵氏簽個人合約不同,,鄒文懷與演員是合作關(guān)系,電影利潤亦與演員分賬,。他也憑此留住了李小龍。后來,,嘉禾還建立了衛(wèi)星公司承包制,,資助有票房保證的電影人公司拍片,李小龍的“協(xié)和”,、許冠文的“許氏”,、洪金寶的“寶禾”、成龍的“威禾”,,皆是嘉禾的衛(wèi)星公司,。
1990年,鄒文懷搶得《忍者神龜》的電影改編權(quán),,由元奎執(zhí)導(dǎo),,在北美兩千多家影院上映后,成為美國影史非假期上映影片票房第一,,美國影史上映三天票房第二,,北美地區(qū)票房1.6億美元,錄影帶及電視版權(quán)收益過億美元,。翌年,,嘉禾投拍的《忍者神龜續(xù)集》亦再獲成功,上映17天,,票房突破1億美元,。
陳可辛認為,嘉禾“緊跟時代腳步”,。鄒文懷推廣獨立制片人制度,,獨立制片人在有發(fā)行網(wǎng)(或院線,當(dāng)時主要是邵氏和嘉禾),、有企業(yè)組織的公司的部分財務(wù)支持下拍攝電影,。電影拍攝前,在題材、劇本,、主要演職人員方面需要征求出資公司的同意,,而拍攝后則由該出資公司控制其發(fā)行權(quán)。它減輕了嘉禾資金上的負擔(dān),,也減弱了公司對各個制片組的制約,,可以根據(jù)獨立制片人自身的性格、觀念等相對自由地發(fā)揮,,“監(jiān)制”一詞因此誕生,。
?
鄒文懷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去年11月23日在陳自強喪禮上,與成龍,、張學(xué)友,、謝賢等為陳自強扶靈
?
雖然已經(jīng)離開嘉禾多年,并于1992年成立UFO電影人制作公司,,但陳可辛依然懷念在嘉禾拍片的氛圍,,“一朝是嘉禾人,永遠都是自己人,?!迸摹短鹈勖邸返臅r候,他遇上資金的問題,,第一反應(yīng)便是回頭找嘉禾,。“嘉禾很懂得每個人的價值,,它的環(huán)境對電影人的成長非常好,。而且,即使你離開了,,如果你有好的計劃,,嘉禾依然不會對你關(guān)上門?!?/p>
此時邵氏面臨著題材守舊,、演員出走、產(chǎn)量下降等問題,。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新藝城、德寶,、永盛先后在香港影壇冒起,,嘉禾盟主地位確立。1987年,,邵氏兄弟停止電影制作,,正式告別電影圈,。
?
希望中國電影能與好萊塢抗衡
1994年,鄒文懷投身香港地產(chǎn)業(yè),。同年年底,,嘉禾娛樂于香港上市,鄒文懷身價估值6億港幣,。此時香港電影處于全盛時期,,東南亞市場、臺灣市場全面打開,。導(dǎo)演林德祿,、林超賢等人曾回憶,那時候“拍什么都賺錢,,每天有開不完的工”,。
但這依然沒有改變香港電影供不應(yīng)求的狀況,粗制濫造,、片酬過高,、嚴重拖工等問題接連出現(xiàn),隨著好萊塢大片被東南亞,、臺灣市場引進,香港電影空間開始被壓縮,,已經(jīng)嚴重依賴兩地市場的香港電影初露危機,。
1997年底,亞洲金融風(fēng)暴爆發(fā),,香港電影產(chǎn)業(yè)受到了嚴重沖擊,。嘉禾逐步關(guān)閉其在香港的院線直至完全消失,此前使用的斧山道片場也被政府收回,。早已離開電影開發(fā)的邵逸夫此時“報了仇”——他在1998年聯(lián)合其他6家電影公司,,拍得嘉禾急需的將軍澳影城用地。
同時,,鄒文懷在香港地產(chǎn)虧本3億元,,多年好友兼得力助手何冠昌也撒手人寰。成龍等當(dāng)家明星選擇遠赴好萊塢發(fā)展,。2003年,,成龍離開嘉禾,與英皇共同成立英皇電影,,這也是香港明星導(dǎo)演北上合拍的開始,。鄒文懷開始進軍電視制作、在內(nèi)地開辦影院,,逐漸淡出對制片的投資,。
2007年底,,鄒文懷將所持有的嘉禾股權(quán)轉(zhuǎn)手于內(nèi)地的橙天娛樂,從事電影行業(yè)近50年的他終于徹底退出香港電影業(yè),。從嘉禾集團主席兼執(zhí)行董事職位上退休后,,鄒文懷身上的標簽漸漸退去。
在退休時,,他說:“以前不覺得自己老,,今年過生日后,才突然驚覺為什么別人比我年輕這么多,。我老了,,腦力、眼力衰退,,要退休了,,不能再霸著位子。退休后,,余生將與家人共享天倫,,弄孫為樂?!?/p>
他基本達到了這個目標,。女兒鄒重珩曾告訴媒體,有人請父親出任公司董事,,坐著做活招牌,,但他不肯,橋牌成為他最愛的娛樂項目,。影視圈關(guān)于他的故事隨著邵逸夫的離世漸漸消散,。
2007年,鄒文懷攜女兒鄒重珩在香港正式宣布退休,,那次他說出了對中國電影的希望:有一天能夠與好萊塢抗衡,。
(劉虹言對本文亦有貢獻。參考《百年傳奇 邵逸夫大傳》《邵氏傳奇 功德圓滿》)
?